「保育條例」變了調 獅子非法貿易問題持續加劇

文字/黃茹暄 編輯/朱珆萱

是否曾聽過「圈養狩獵」呢?它是將動物飼養於牢籠裡以便狩獵進行的一項產業,主要盛行於南非。過去被支持者認定是能保育該物種的狩獵方式,但其養育、獵殺過程中的諸多殘忍行徑引發外界質疑。因此,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於2016年宣布,禁止國內輸入圈養狩獵而得的獅子。該政策看似有益於南非獅子保育,然而,研究顯示這反而助長了獅子遭盜獵、非法販售的惡習。

「圈養狩獵」相較野外狩獵更便宜而安全,但養殖上的照顧問題與慘忍的殺害方式,使美國下令禁止圈養狩獵而得的獅頭、獅爪等戰利品入境。

「保育條例」怎麼了

圈養狩獵的最大宗客戶是美國人,因此可想而知,美方的相關政策將對南非狩獵產業造成不小影響。南非約翰尼斯堡內一座大學的學者調查了117家圈養獅子的業者,以量化禁令對此產業帶來的衝擊。根據調查,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生意受影響,其中有三成決定拓展事業。而最簡單的方式,即投入其他國家的獅骨貿易市場,尤其是自2008以來逐年興盛的亞洲市場。

禁令頒布後的一年,從南非出口的獅骨總額隨即攀升超過一倍。截至2016年,南非已向亞洲出口高達六千具獅子骨骸。亞洲市場之所以龐大,除了因背後有大規模非法組織的資金撐腰之外,還有錯誤認知所產生的需求。東南亞有些地區習慣以大型貓科動物的骨頭,特別是虎骨,製作飾品、「虎骨酒」,甚至是「虎骨膠」等滋補品。

虎骨製品與獅骨又有何關聯呢?事實上老虎相較獅子更加瀕臨絕種,因此幾乎所有虎製品貿易均屬違法。然而為了滿足虎骨市場,獅骨頻繁地被更改標記為「虎骨」,成為了最簡便的仿冒品。保育團體指控,合法貿易反而成為非法貿易的管道,更刺激了市場需求。

不僅是南非,周圍國家獅子盜獵問題也正持續。

《華盛頓公約》亦於2016年底要求南非為每年出口「圈養獅」的骨骸訂定限額。對此,多數業者認為限額過低,而前述的調查中又有一半的業者表示「若輸出限額影響業績,將另尋替代市場。」除了拓展至黑市,他們還有另一個選擇——出口「野生獅」的骨骸。調查顯示,近幾年南非與周圍國家的野生獅子獵捕情形都大幅增加。諸多獨立條文的增設進行著,然而不同物種的獵殺環環相扣,如今大型貓科動物的狩獵和貿易仍持續運作,尚未停歇。


參考資料:

  • New York Times-Lion Bones Are Profitable for Breeders, and Poachers
  • Yale Environment 360-The Ongoing Disgrace of South Africa’s Captive-Bred Lion Trade
  • Independent-South Africa almost doubles annual quota of lion bones exported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