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靈深處 誠實面對看不見的束縛

文字/呂佩茹 編輯/朱珆萱

「愛之深,責之切。」華人社會的形成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亙古至今不論是孝順亦或是尊師重道,各種意識形態狠狠地綁架著我們。在台灣,這樣的倫理困境,逃不開也無法閃避,而它也是我們社會上常見的難解之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應該擁有自主的想法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除了需求亦有感受,不該因種族、性別或身份地位而有異。在文化體制面前,我們顯得渺小,太多的義務與責任,他人的眼光與感受操控著我們每一次選擇。在如此關係緊密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少了坐下來與自己好好相處的時間,或許我們都值得一個溫暖的擁抱,和自己說聲「你做的已經很好了。」

愛的重量 無法負荷的情感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一詞最早可回溯至1997年,由美國心理醫師Susan Forward提出,其定義為「人無法對自己的負向情緒負責,而以威脅或利誘的形式來企圖控制對方,迫使對方順從,達到自身的目的;這樣的行為會導致另一個人有不舒服感覺。 」情緒勒索在這個社會文化影響下持續加劇,不論是親情、友情或愛情我們都依稀能看見它的的影子。而那些不同於實體暴力的「暴力」,無形的令人不易察覺,深陷其中讓人難以喘息,雖不直接對生命造成迫切的威脅,卻會重重摧毀人們自我價值建構的過程,在一次次放大勒索者感受與需求後,被勒索者的內心早已遺忘如何肯定自我。

面對情緒勒索,被勒索者往往無助,不知能向誰求助,因此選擇沈默。

父母嚴厲地對孩子說:「不聽我的話,你就是不乖、不孝。」女孩生氣的對男孩說:「如果你不重視我,那我們乾脆分手吧!」主管開玩笑的對職員說:「我原以為你是個可造之材,沒想到是個草莓族……」或許沒有親身經歷過,但它卻經常在發生。良好的互動過程中,應是雙方都能提出需求,也理解彼此需求,再透過協調達到目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權威者與非權威者間的互動關係卻並非總是和睦,權威者深知對他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以此當作籌碼,在真正達到目的之前,對非權威者予取予求。使得雙方關係漸漸惡化,溝通過程中,權威者與非權威者間的階級劃分也在一次次不對等的溝通中,愈加明顯。

情感與道德 將愛包裝在最深的惶恐裡

直接的暴力,會留下外在的印記,但無形的情緒勒索,卻是在心上狠狠地烙下痕跡。除非被勒索者願意訴說或有第三者察覺,否則這樣的隱形暴力很難被察覺。無法負荷的情緒,比施暴更可怕,面對勒索者的三大慣用手段:貶低能力、引發罪惡感、剝奪安全感,被勒索者從抵抗到順從,接著陷入一去不復返的勒索迴圈無法自拔。情緒勒索最可怕的地方在於「能折磨你的,只有你愛的人;你能折磨的,只有愛你的人」因為情感與道德的枷鎖,被勒索者選擇屈就,應該彼此相愛的人,卻成了讓愛變質的幫兇,情緒成了工具,最後那些愛也只是責任與義務。

被勒索者的漠視、無能為力,並不會使關係好轉,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受,儘管勒索者無所不用其極的將情緒加諸於被勒索者身上,甚至貶低被勒索者,一切的目的就僅是為了讓他自身感到好過一些。兩者間強烈的情感關係,使得一切變得難以啟齒,因為過於重視這段關係,忽略了自身情緒,過分關注他人情緒與需求,是「無法拒絕」的根源。甚至不願正視自己正在被勒索的事實,或許我們都該學習正視自己所遭受的傷害,唯有面對困境,才有可能解決困境。

愛應該是互相尊重 而不是極盡所能影響他人

EQ除了管理自我情緒外也包括管理他人情緒,首要條件在於必須先察覺到「情緒」,察覺情緒說來很抽象,但仍須練習,唯有能夠掌控情緒才能好好過生活。「沒有人有義務或責任替誰的情緒負責」,勇敢的轉身離開那些「應該」與「義務」,順從與屈服並不會對任何一個人帶來好處,勒索者更因此不懂得為自己負責。被勒索者本就無需為勒索者的情緒負責,停止接受那些無來由的情緒,找回自己,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與自己好好相處後,重新面對深陷情緒勒索的關係,會發現最好的相處是保持一段仍可互相關照的距離。這個距離讓我們不再被害怕與恐懼控制,逃離習慣性罪惡感,將自己的感受擺在第一位,設立情緒界限,溫柔且堅定地守護著它,也是在守護著自己,只有在這個界限內你才能好好地為自己而活。而這並非一蹴可幾,若有機會請別放棄,全力的重新建構起自我價值,並完全地接納自己,告訴自己即便沒有他人的肯定,仍能再者浩瀚的世界裡找到存在的價值。在這個世界裡,我們無法照顧好每個人,但我們能照顧好自己,然後深信自己絕對值得溫暖的擁抱。

畫出一個情緒界限後,我們才有機會真正懂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