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照護者的日常 鬥智鬥勇的身心考驗

報導:蔡咏倪 /編審:詹尹州

根據2018年內政部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每十二人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全台灣粗估超過27萬名失智者,以一個家庭五個人來算,影響超過135萬人。對於早已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而言,失智症不只是個人與家庭的問題,是整個社會應該共同關注的議題。 

2019-03-30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 會員大會貴賓合影: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李月琴專委、桃園市政府衛生局許瓊方股長、徐景文議員、梁為超議員、謝美英議員、吳嘉和議員、彭俊豪議員、李光達議員、財團法人中壢三教紫雲宮許詩源董事長、中壢聖德基督學院李惠慈院長、公益傳播基金會唐平榮執行長、桃園市聲暉協進會吳文寬理事長、桃園市肢體傷殘協進會陳希聖常務理事、桃園市智長者家長協會徐文豪理事長

失智照護:長路漫漫 有你有我

失智症是一種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的症候群,除卻記憶力的減退,語言能力、定向感、判斷力、思考力等等都會一併退化。在疾病漫長的進程中,失智症患者會逐漸喪失認知與行為能力,宛如山頂上滾動的石頭,一旦開始就無法停下來。這難以挽回的病程中,最痛苦的其實不是失智症患者本人,而是照顧者。 

因為患者漸漸流失的認知能力,他們將不再認得每天照顧自己的人是誰,不明白身邊的人在做什麼,甚至會認為照顧者其實是想要傷害自己,而且隨著疾病的進行,患者會逐漸失去對身體行為的掌控能力,吃飯穿衣到如廁洗澡,時時刻刻都需要照顧者的協助。對照顧者來說,這是心理與體力上的雙重考驗,除了需要學習相關的失智症照護技巧外,還需要很大量的支持。 

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 陪伴面對照護路上重重難關

為了更好的幫助失智症家庭,30日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召開第三次會員大會,邀請各單位夥伴一起討論失智症照護資源與其他,希望能透過各個管道,幫助家屬及患者一起走過照護的漫漫長路。會後的餐敘時間,協會安排舞蹈、歌唱及薩克斯風的演出,現場有一位將近90歲的失智長輩,一聽到熟悉的歌曲,隨即站起來想要跳舞,工作人員立即牽起失智長輩的手跳起社交舞,讓家屬看的好感動;另一位失智長輩在女兒和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在台前為大家歌唱一曲,因為長輩坐著輪椅,於是工作人員一邊蹲著一邊陪在長輩旁邊,為她拍掌、陪著一起唱,畫面溫馨又快樂。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理事長徐明珠表示失智長輩雖然因為認知退化,但還有很多殘存的記憶,例如:唱歌、跳舞等等,只要我們接納、陪伴,用心發覺他們尚存的能力,他們還是可以快樂地在人群中與人互動。 


失智症長輩與工作人員開心跳舞
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會長為志工頒發聘書

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成立於99年,致力為失智者與家屬提供實質協助,結合醫護、社工、心理、營養、機構照顧管理等專業人員協助,推動研習訓練、社區推廣、拾憶學堂和家屬支持團體工作,希望能為失智症照顧者們媒合各種資源管道,成為支持家屬們的力量。公益傳播基金會執行長唐平榮說,對於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的問題已成社會問題,本基金會亦表重視,會支持協會持續提供失智症患者與家屬,更多專業諮詢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