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祥 / 以身為度 臺灣森林守護者

撰文/戴秉儒  圖片提供/孫嘉祥   編輯/林于涵

「喂,你好」電話那頭傳來渾厚有力的聲音,聽上去約莫是青壯年的男性。他是42歲的孫嘉祥,在東勢林區管理處擔任森林護管員的工作已逾10個年頭,談到榮獲第一屆台灣義勇獎的殊榮時,十分謙遜地表示自己只是盡力做好份內的工作而已。「工作崗位上仍有許多護管員正在做同樣的事情,我只是很幸運地能夠被看見罷了。」

走入山林

嘉祥自幼生活在山林中,小時候經常跟著父親在林區裡採集種子,因此對林區環境非常熟悉。這樣的經驗不僅造就了他對森林的熱愛,也成為義無反顧加入林務局護管員,與自願性加入深山救難工作的原因,一心想憑藉自身的力量為臺灣森林盡一份心力。

東勢林區森林護管員孫嘉祥

嚴峻的工作條件

「護管員的工作既辛苦又危險。」 嘉祥表示大多民眾都認為森林護管員是份很輕鬆的職務,只需要每天在山裡走走而已,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由於臺灣全島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島面積近六成,平均每位護管員所負責的幅員非常廣闊,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所要負擔的責任與壓力是相當大的。除此之外,調查林相、造林種源採集以及確保林區生態資源完整性等,都屬於護管員的工作範疇。

「在執行公務時會遭遇許多不可抗的危險。」山林好似一個有情緒的個體,前一秒晴空萬里,下一秒卻風雨交加,而護管員即身處在這樣捉摸不定的環境下工作。嘉祥回憶起一次執行深山特遣工作時,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經歷,「當時山上的氣溫很低,雪尚未融化。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裡,需要足夠的保暖衣物及糧食,以免面臨失溫的狀況。」他提到與環境競合是護管員首當其衝需要面對的課題,只要一不留意,自己的生命安全可能會受到威脅。

跋山涉水進行特遣工作

除了環境面的考驗以外,「人」也是第一線護管員要面對的風險之一。

有一次執行公務時,在轄區撞見一名正在盜採林木的山老鼠,雖然我和他只隔幾步的距離,但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因為山老鼠往往會攜帶鋤頭、刀械甚至是槍枝確保林木盜採能順利進行,但這些「器具」卻同時也危及到第一線護管員的生命安全,這也凸顯了護管員與森林警察隊合作的重要性。

深山特遣任務需要在嚴峻的環境下執行

教育為林地注入活水

但我認為重點仍然要回到人本身,去思考大眾能為臺灣的環境做什麼樣的改變?

嘉祥認為臺灣環境保育需要集結眾人的力量才可以有效執行,最根本的推動方法即是透過教育,將正確的保育觀念傳達給民眾,透過自然教育中心相關活動推廣、森林療癒課程,或護管員自身的經驗分享,增加民眾認識山林現況及生態保育等議題,而這些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也爲臺灣森林保育提供一些養分。

孫嘉祥透過教育現場,教導學生正確的林地觀念

因為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在多年以後實際執行森林護管員的工作才發現,原來小時候和父親一起採過的種子,現在都在這片土地上恣意地生長著,我認為這是這份工作帶給我最大的感動。

接近訪談尾聲時,孫嘉祥和我分享近十年在山林工作的一些啟發,他說儘管工作再怎麼辛苦,但每當他站上高處遠眺周遭的山稜線時,內心似乎被一種不可言喻的情感填補,這也是他持續做下去的動力之一。

筆剛落下,這社會依舊充斥著許多不公不義的事,但我仍然相信寫作的力度,因為我認為這是件有意義的事情。期許有一天那些同樣在這片土地付出的人們都能夠撒下手中的種子,並且在未來開枝散葉,孕育出一片屬於臺灣人民心中的森林。

東勢林區森林護管員孫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