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林佩蓉/編輯:林于涵
桃園市大溪廣闊的鄉間,有間三合院裡住了五房兄弟。五房三代共數十人一同居住的傳統大家庭裡,媳婦這個角色通常得負責打理所有人的生活起居。清早忙種田、洗菜準備三餐,下午清潔打掃、照顧小孩,晚上洗碗、洗衣……這是她們生活的全部。高太太嫁進去的,就是這樣的龐大家族。
不要再說我「老番癲」
高太太的公公有次吃壞肚子血便,留院觀察的期間卻莫名其妙地在病房裡大吵大鬧,行為相當怪異,會診神經內科後確診為重度失智症。其實之前公公曾有兩次騎腳踏車不慎跌落田裡,家人卻都不以為意,並非是家人疏忽大意,而是十年前「失智症」的概念尚不普遍,老人家出現無理取鬧等情形時,家屬經常會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而延誤就醫。
電影底片般的回憶錄
「ももたろうさん ももたろうさん」這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可愛兒歌。
但只要公公唱起這首歌,全家人都會趕緊躲避,因為此時公公一定會拿起柺杖,見人就打;為了健康而限制公公的飲食時,公公也會很激動、歇斯底里。當時高太太的兒子要工作、大姑小姑各有家庭,婆婆則年紀大了,因此照顧公公的主要工作落在高太太身上,但公公的脾氣讓高太太一個人難以應對,便請外籍看護幫忙照顧。
然而老人家總是節儉、心疼年輕人付錢。原本婆婆相當排斥,高太太只好對婆婆說公公滿85歲,請外籍看護有政府補助,不用花錢,其實是私底下偷偷付錢。
除了脾氣令人難以招架外,公公也有妄聽、妄想的症狀與黃昏症候群,有時則不願意洗澡,但這些高太太都想到方法解套:「阿公如果不洗澡,就假裝不小心潑一點水到他身上,對阿公說,唉呀,衣服溼掉要洗澡了耶。」沒錯,就是用這樣哄小孩般的說話方式。「只要用點小技巧,找到適合的相處模式,就會覺得他有點可愛,像小孩子一樣。」
回想起那段辛苦的日子,高太太沒有眉頭深鎖,反而眉飛色舞地述說她用哪些方法解決公公出的難題;對於公公跳躍式的記憶片段,她描述:「人生過程就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在演。」年邁的公公需以拐杖輔助,但當記憶倒帶回壯年時期,公公竟然能夠不靠拐杖,直挺挺地站著,彷彿身體機能也隨著回憶一同倒帶。
走出家門,迎向廣闊的天空
提到社區關懷照顧據點,高太太連聲稱讚說是政府德政。這是免費提供社區長者和居民運動、唱歌和聊天等的場地。高太太經常帶公公來這裡走走,有時也在這裡用餐。家中的長輩們原本有些排斥,認為帶失智的阿公出門,還在外面吃飯很丟臉,「家裡又不是沒飯吃!」但其實多接觸人群,對失智症者而言能帶來良好的刺激,久而久之,看到阿公更開朗、願意開口說話,大家也逐漸認同高太太的做法。
對高太太來說,有享受就應該要付出,所以現在她持續做志工,並免費教人打柔力球,並經常倡導「身體有自癒力,不是多吃藥就會好」的觀念,鼓勵透過飲食管理與多運動,強身健體,取代藥物,希望大家如非必要就別浪費醫療資源。
換個想法,交出人生亮麗成績單
高太太常說,我們來人世間只是一遊,若有天走了,在閻羅王面前要交心得報告,上面只是寫著「吃飯、睡覺、上班」,這樣人生有意義嗎?她不僅自己做志工、用運動嗜好在社區廣結善緣,也帶著公婆一同參加社區的舞蹈比賽,甚至還代表社區前往台北參賽。這對一輩子種田顧家的公婆而言,可說是記憶裡最輝煌的時光。比賽的照片還掛在社區,高太太說:「留了很多田、地又如何,子孫也不會記得這些是誰的,但每次經過社區,子孫都可以看到阿公阿嬤穿著舞衣,光榮領獎的照片。」
她不只努力過得精彩,也鼓勵婆婆不要再只為了照顧家人而活。她要婆婆去大溪市集上買自己想吃、想要的,也帶婆婆外出旅遊,看著她在遊覽車上望向窗外時發亮的雙眼,高太太感到很欣慰。為自己和他人帶來踏實、快樂的人生,就是高太太心中最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