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重返社會的勇氣 被遺忘的邊緣人

文/邱羿慈 編輯/朱珆萱

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一旦開始便不容易改變,甚至影響一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實實在在地印證了人性,當貧窮人開始過起富裕的生活很容易,但從富裕的生活轉為節儉可是件難事,金融風暴時,雷曼兄弟破產,經濟衰退民不聊生,有些人一夕之間從天堂掉進了地獄,身價百億的投資客,轉眼間成了流落街頭的遊民,從揮霍無度的生活,成為向別人乞食的拓荒者,因為受不了生活的巨變,成了被社會遺棄的邊緣人,一輩子翻不了身。

路上很多的街友也許說出來會令人驚訝,可能曾是企業的大老闆,因受不了破產的打擊,不願面對現實,或是因為欠債,不願家人受到牽連,而情願流落街頭。也有年輕時努力為了家庭付出心血,任勞任怨的賣命大半輩子,因為金融風暴被公司裁員,成了中年失業的大叔,在家受妻子嘮叨著,但年過半百,找工作更是不容易,體力和衝勁都不如年輕的小夥子,大把年紀要從基層做起,心裡更是調適不來,索性與家裡斷了聯繫成為無家可歸的街友。

真正的需要是接納

大多數人認為街友缺乏的是錢、工作和遮風避雨的地方,因此許多社福機構或政府組織,積極輔導並提供收容及就業媒合等服務,給這些「都市邊緣人」,用引導的方式帶領他們重新走回社會,成果卻都失敗了,或許他們需要的並不是這些,他們乞討是為了溫飽,又或者是為了活著,等待東山再起的一天,期待在社會的一隅能有自己的容身之處。

並非是這些組織不夠努力,也絕非遊民不願嘗試,而是相較過去落差過大,心理無法平衡所導致,因為失業受家人唾棄,或負債後受親朋好友冷言冷語,心中充斥著世人對他們的不諒解,一種不被認同感,從此一獗不振,與家人斷了聯繫,過著四海為家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先重新找回「社會認同感」才能有勇氣再次回歸社會。

被遺棄在角落最起眼的都市邊緣人。

人為了認同感而活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將人以金字塔形式,分成五階段,依序是生理需求、安全、愛與歸屬、尊重、自我實現。生理需求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包含食衣住行育樂,這些最基本的條件都滿足後,繼續追求上層的生命財產不受到威脅,滿足安全條件。接著前往愛與歸屬感,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也希望有愛人的能力,人是群居動物,都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份子。而擁有愛與歸屬後,開始希望獲得更多的尊重及社會地位,期望在完成每件事情可以很有自信,並獲得他人的良好評價,由評價不斷累積成自我價值的同時,進而追求自我實現,人生開始有了目標,便努力完成自我的理想與抱負。

由需求理論可以發現,父母就對孩子寄予厚望,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同感,孩子們盡一切所能在課業或事業上力求表現,進而找尋「自我認同」感到出了社會找尋生涯目標追求自己想要的社會地位,由自我認同進而提升追求社會認同。所謂的「社會認同感」是人們透過與環境互動,讓自己成為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但久而久之,旁人的期望便在心中留下無形的壓力,以至於失敗時,有些人會選擇逃避,如同部分想逃避責任的街友,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受到家人的否定,外界的不認同,缺乏愛與歸屬及尊重,成為難以融入社會,連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缺乏的一群人。

人努力了大半輩子,一直在找尋認同感,若在一夕之間,變成被社會唾棄的對象,容易因心理不平衡,負氣選擇逃避成為流落街頭的一份子,過著被警察驅趕,受眾人冷眼旁觀的生活,對街友來說,除了飢餓外,更可怕的是世人的眼光,一旦開始習慣受世人指指點點的生活後,就更難融入社會,或許他們的內心也曾有有一絲期盼,希望社會能夠重新接納他們,在馬斯洛理論中,街友們缺乏的是愛與歸屬,若能幫助他們重拾愛與歸屬感,繼續向上追尋尊重及自我實現便不是難事。

努力了一輩子,只希望能得到認同 。

世人對街友的刻板印象是「骯髒」、「沒有生活目標」、「敗壞社會風氣」等負面詞彙,如果眾人願意給予機會,在他們認真投入工作時適時鼓勵,讓他們回歸社會,找回生活目標,街友終能翻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