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北市烏來老街山中,再向上約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有著新北市唯一的極偏鄉學校:福山國小(現為 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1。
初次造訪福山,除了超暈的一小時半山路之外,其次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那位親和力滿點的陳進德校長了。
第一次來的時候我也覺得很shock,
就覺得哇,路程真的挺遙遠的吼,開到很深山才來到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部落。
採訪開始前,校長笑著分享2年前剛來福山的記憶,接著帶來了一段由泰雅族傳統樂器──口簧琴所演奏的樂曲。
「這是歡迎你們來,歡迎夥伴注意團隊。」
----------------------------------------
漢人校長上福山,從0認識到泰雅語中級
問起校長與福山國小的緣分,校長爽快地分享:「就看到當時有這個缺,覺得挺適合我,我就來了。」早從研究所的民族教育課程,到新北原民團的服務,似乎就開啟對原民文化的喜愛。但要談起真正被這群泰雅孩子感動的一刻,校長說起剛就任不久的故事。
「我剛來的時候要推動孩子去參加英語歌曲比賽。全校那時候加起來才14個人,因此我們就跟主辦單位爭取跨級,一到六年級加起來,14個人去參加高年級組的英語歌曲比賽。」
「那次比賽結果讓我非常驚艷,第一次參加就得到了東區的特優,進入市賽之後也得到新北市特優。孩子在音樂、歌聲展演這部分的天賦非常的強,我就覺得未來要多讓他們能夠更棒的去展現自己。」
宛如電影《聽見歌 再唱》的情節一般,雖然沒有夢幻地就此成立合唱團,但這份天籟之聲也就這樣悄悄地住進了心中,更成為校長日後積極學習泰雅文化、推動學校轉型的種子。
我剛來的時候一句泰雅話也不會講,但是這兩年我有通過中級認證啊。
去年拿初級,今年拿中級,你要願意投入,就學會啦!
原住民的孩子,為什麼學習漢人的文化?
「以往的學習課程我們都會以所謂『漢族』的角度去出發,所以一些經驗他們比較無法理解。」
於110學年度正式轉型成為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其中經歷了好一陣子的來回拉扯。
除了「實驗教育」一詞在台灣尚未發展成熟,家長們擔心孩子的銜接問題;在課程上,要將泰雅文化融合課程,對於老師們來說,好像就只是將原先的「要泰雅孩子學習漢人文化」的矛盾問題轉了個面,變成「要漢人老師教原住民孩子泰雅文化」一樣奇怪。
你既然留在這個地方,學校有它的任務和目的。
那不會的東西怎麼辦,就要去學呀!你要願意去學,教學必須達到一定的品質。
問起當初學校同仁的擔憂,校長又認真的說起這句話。老師不是一成不變、死板板地教授書上的知識給孩子,「文化教材的部分都要自編喔,自編就是必須自己學過之後,再把它整理出來再交給孩子,所以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學習。未來我們的課程規劃就會用泰雅文化回應的方式,結合他們生活的經驗,讓他們更能夠去理解課程當中一些相關的概念。」
校長也分享起早在轉型前就實施,每年與部落共同舉辦的學期成果發表「德拉楠之夜」,與畢業生的哈盆古道尋根之旅。
「透過『尋根』當中,去體驗到當初祖先們走過來的路、逐漸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感等等,我相信會更強烈為自己的、我們說的文化的「根」覺得驕傲。」
備註:
*1:福山國小於110學年度正式轉型,並更名為新北市立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
*2:本採訪為疫情爆發前製作,鏡頭外的工作人員都有確實戴好口罩。拍攝前都有進行實名制、量測體溫、消毒等防疫措施喔!
看更多關於轉型>>>>
《福山新起點》新北市立德拉楠民族實驗小學(原:福山國小)陳進德校長、陳志行主任│2021 夥伴注意:校長室集合!
更多夥伴注意詳情:
星星之火,光芒無限!一群熱血年輕人的自創服務團隊。
■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 FB粉絲專頁:夥伴注意
■ 追蹤IG:@huobanju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