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佩茹 編輯/朱珆萱
2018年花蓮發生規模6.4級的大地震,事件發生後,不論是物資或金錢,各界的援助大量湧入花蓮,據當時報導顯示,賑災捐款累積超過新台幣20億元。每一次自然災害發生後,各大媒體平台上總是可以看到匯款帳號。但可曾想過,如何決定捐款給誰?以及如何查證自己的善心被用在哪裡?台灣民眾的熱情不只在外交上,也經常出現在捐款中,但除了金錢的給予,我們是否還能提供更實際的幫助?
除了捐款,仍有其他選擇
財政捐助,可說是最立即且有效的辦法,因為不了解災民的迫切需求,多半將愛心交由機構團體讓他們協助賑災。物資捐贈,則是將金錢轉化為「自身認為」災民需求的物品,寄送至災區,也是民眾經常會選擇的一種方式,但外部人士普遍無法判斷到底有什麼是「真正」需要的,因此大量重複的物資湧入,極有可能造成過度浪費。若無法在經濟上提供援助者,也可以選擇與相關單位接洽,捐助時間與體力,深入災區參與志工服務,為災區盡一份心力,何嘗不是一種實質幫助。
別讓一片善心沉入水裡
災難之後,各大組織展開募資計畫。無法到場的民眾紛紛投入資金,希望能藉由自身微薄的力量,讓災民能盡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但民眾與組織機構間的資訊並不流通,民眾大多無法得知資金實際流向,若民眾的一片善心無法被妥善地分配,捐助再多也只是徒勞無功。若不幸再有天災發生時,或許我們能多花時間,搜集資訊、了解災情以及救災計畫等再採取行動,而慈善單位在募款前也應有完善的資金規劃,並落實資訊透明化,讓民眾了解資金流向,避免造成不必要紛爭。
資料來源:
https://www.timeforkids.com/partner/pwc/g56/november-2018-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