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唐靜芬 編輯/朱珆萱
一步一腳印,在偏鄉服務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孩子的實際需求。台灣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理事長吳鳳梅帶著親切又開朗的笑聲提到,協會成立四周年以來,每年都會檢討、修正並增加專案計畫。唯一目標,就是要把在艱辛、困苦中成長的孩子翻轉過來,不埋沒任何一個孩子的天賦!
從旅遊業一腳跨入公益服務領域
「我原本從事旅遊業,幾年前一位朋友告訴我,屏東山區有一個免費課後照顧班,有熱心的老師教導學生,但卻沒有足夠的經費讓孩子吃晚餐,聽了好心疼。」於是住在高雄市的吳理事長就買了米、生鮮食物及營養品前往屏東送愛心。第一次接觸偏遠弱勢地區後,她發現偏鄉孩子的物質條件實在太差了,有一個課輔班是借用義工媽媽家外面的小走廊空間,只要一下雨,就必須搭起遮雨帆布才能讓孩童寫功課。另一個村落的課輔班是借用部落的多功能活動中心,桌椅要搬來搬去,遇到活動中心辦理其他活動時,還不得不停課。
吳鳳梅說:「接觸之後才發覺,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所以我就找幾個朋友商議成立協會,希望集眾人之力,做更多的事。」她的想法很快地在朋友圈傳開了,在極短的時間內集結了各領域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三十餘位發起人正式向內政部申請成立了「台灣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也將原本僅能就近服務高雄、屏東兩地偏遠山區的德澤,廣被至全省有需要的各個角落。
用「愛與希望」陪伴孩子成長
協會的宗旨以幫助偏鄉、弱勢的孩子們度過艱辛童年,遠離飢餓,安心上學,並且能發揮潛能,在『愛與希望』中健康茁壯。吳理事長也細數協會的五大專案計畫,包括:營養費與設備的補助、培育多元才藝、推動線上遠距教學、個案扶助以及養成「愛與尊重」的好品德。
協會發現,許多偏鄉已有在地熱心人士為孩子成立了免費的課後照顧班,但所需經費卻是捉襟見肘。孩子們的晚餐常是沒有著落的,曾看到孩子吃的是前一晚超商沒賣完的「愛心麵包」,或許安全無虞,但對於孩子需要的營養,絕對是不夠的;有些課後班飲水機壞了,沒有經費修繕或更新,孩子的飲水成了老師的棘手問題。更曾看到幾個孩子擠在一張簡陋的桌子上寫功課,書包全部擱在地上,這些都是我們該去關注的。另外,許多偏鄉位於原住民部落,為了啟發孩子們與生俱來的音樂、舞蹈天賦,彌補家長無力栽培的缺憾,「台灣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在原有的課後照顧據點開設才藝班,教孩子彈吉他、烏克麗麗等樂器,也教孩子以原住民母語傳唱著族語歌謠,至於師資,則是在部落中尋找適合的年輕人來擔任,吳鳳梅暖心的說:「希望能讓願意待在部落的年輕人有多一點的收入。」
談到師資,課後照顧班的老師也是欠缺的,孩子們在放學寫作業時,如果有了疑問,往往無人可解答;於是她以遠距教學的方式,透過電腦一對一教學伴讀,讓孩子有專屬的「大學伴」老師。「我們首先募集了多台電腦,接著我打了許多求助的電話,輾轉找到不少貴人相助,感謝台灣科技大學翁楊絲茜教授、高雄義守大學溫武男教授協助號召學生擔任授課老師,還有巨匠電腦傾力相助教學資源,讓孩子們能夠順利上線學習。」現在協會已於花蓮、屏東兩縣共四個據點,協助四十餘位國中、小學生進行線上教學,希望未來能擴展至更多個課輔據點。
在服務偏鄉的過程中,最讓她感到心疼的就是「邊緣戶」的孩子們,他們發現不少孩子是隔代教養或單親的背景,而且是無法符合政府低收補助申請條件的「邊緣戶」,孩子們不僅繳不起學費、買不起學用品,甚至連三餐都成問題。談到這裡,掛在吳鳳梅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她說起了「小美」的故事,小美的媽媽失婚,工作不穩定,實在無力負擔孩子的學費。小美就讀學校的校長親自向「台灣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提出申請,希望能幫助品學兼優的小美繼續完成學業。在協會的幫助下,小美的母親現已找到固定工作,小美也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國中就讀。
吳鳳梅表示,協會都是利用孩子上學時進行家訪,以充分了解孩子與家庭的實際需求,同時避免與教育部的「教育儲蓄戶」專案重疊,要把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另外,他們也不會把補助經費直接交給家長,而是以代繳學費、代購物資等方式,直接讓孩子受益。在家訪過程中,也發現許多隔代教養家庭的阿公、阿嬤並不知道政府的各項扶弱政策,這時協會就扮演「政令宣導」的角色,幫老人家爭取官方補助,希望每個孩子都有翻轉人生的機會。
「擁有好品格比讀書更為重要,好的品格應從『尊重』開始!」語重心長地說著,並舉了「小玲」的故事為例,「小玲」來自單親家庭,媽媽已罹患憂鬱症,有自殺的行為。在課後照顧班輔導時,老師發現小玲也有自殘的傾向,不愛自己、也不尊重別人。為了陪伴與輔導「小玲」,協會的秘書長羅慧芳主動出擊,當起「小玲」的筆友,讓她傾吐心事,並導引其正向思考。「在自我管理上出現問題的孩子已有多例,我們積極編印學習手冊,以小故事、課程宣導等方式,循序漸進改變孩子的負面思維與行為,而且訂定了榮譽推薦辦法,請老師或家長給予評分,也在一段期程之後頒獎表揚傑出的小小兵;暑假還會帶孩子們出去遊玩並進行戶外教學,在活動過程中觀察小朋友們的學習變化。」只要看到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吳鳳梅都會覺得欣慰。
孩子展現歡顏與成果,吳鳳梅常感動落淚
「台灣愛希望兒童關懷發展協會」每年都會為孩子辦理成果展,108年在中正紀念堂舉辦。台東莿桐書屋、花蓮讓愛飛揚原民舞蹈班的孩子們盡情展現才藝,每項表演都獲得滿堂彩,孩子的自信心受到鼓舞,吳鳳梅更是感動不已。同年,東港烏克麗麗揚愛團遠赴大陸四川參加「亞洲少兒藝術人才國際大獎賽」,在地主隊與日本、韓國、俄國等80多個頂尖團隊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少年組(國中)銀牌獎及兒童組(國小)銅牌獎,孩子們個個樂不可支。這一趟旅程,不僅獲得榮耀的肯定,也讓孩子們大開眼界。
「這些孩子幾乎都是第一次出國,沒坐過飛機。準備起飛時,坐在我旁邊的小男生雙手緊緊握著座椅扶手,一直說他好緊張;我讓他握著我的手,感覺飛機的加速度與凌空感,慢慢消弭了緊張。當我們在澳門轉機時,我看到他的臉上滿是興奮、有說有笑的,我知道孩子有了新的體驗與眼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的五天行程中,包括吳鳳梅在內的大、小團員都被傳染了流感,身體的難受不在話下,但當她看見年齡較大的孩子主動照顧較小的孩子,甚至揹著病弱較小的孩子完成第三天的行程,心中的感動早已蓋過了身體的不適。孩子們在回台之後寫了一張大卡片,感謝協會讓他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看到別人的長處,也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他們會抱持著希望繼續努力。這張卡片又讓吳鳳梅感動得流下眼淚。
期盼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公益服務
「一般人比較沒有機會看到偏鄉孩子的現況與需求,我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偏鄉孩子的實際需要,並且提供協助,讓我們的服務層面能更深、更廣。」在訪談接近尾聲時,吳鳳梅有感而發的說出心中期盼。
她回憶2019年與中華郵政合作、為高雄那瑪夏山區孩童募集聖誕禮物的過程,有30多名孩童希望能得到一雙球鞋,雖然募集的數量很快達成,但當孩子打開鞋盒時,臉上的表情卻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有部分孩子拿到的是,已略有破損的二手鞋。雖然當場給予孩子們機會教育:「不論新、舊,我們都要感恩他人為我們的付出。」但心中對於孩子臉上顯現的失望、落寞表情,還是有許多不捨,於是她當下決定,要再自費購買不足的數量寄給他們。
買鞋容易,寄送卻出了問題,連續兩家物流公司拒絕配送球鞋到那瑪夏山區。原來,那瑪夏屬極偏鄉地區,距離高雄市區要3個小時的車程,許多物流公司在八八風災之後,就取消了這條配送路線。最後,吳鳳梅找到了願意配送的「黑貓宅急便」,但運費之高,令她咋舌,至此更堅定了協會「以後都自己親送」的信念。
另一個讓她感到頭疼的問題是,協會的人手不足。「目前我們協會只有兩個工作夥伴,我們亟需新血加入,雖然多方尋覓人力,也提供合理的薪資,但一聽到我們的工作繁瑣、又要經常往偏鄉跑,都打了退堂鼓,我們現在只能一個人當兩個人用。」吳鳳梅期盼社會大眾、尤其是有意二度就業的民眾,能勇於接受挑戰,成為協會的新夥伴。
在訪談的過程中,吳鳳梅一心只念著「如何翻轉偏鄉與弱勢孩子的人生」,沒有一句話觸及自己的辛勞與私生活;或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她從旅遊業翻轉至公益服務領域、即使再累也不喊苦的最大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