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傳播愛 科技讓公益無所不在

文/呂佩茹 編輯/朱珆萱

2019年是台灣步入行動支付的第五年,消費者隨處可見行動支付的蹤跡,不論是各大賣場或是在地商家都紛紛響應。傳統支付方式碰上新科技的浪潮,除了顛覆消費者對於付款的思維外,也帶動支付行為的轉變。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新趨勢,我們也可以發現,默默為弱勢團體服務的公益組織也因此受惠,相較於以往的捐款箱、街邊募資,行動支付提供消費者一個全新的捐款通道。

行動支付,觸角大擴張

付費方式隨著科技發展也跟著與時俱進,從以物易物、商品貨幣、紙幣再到信用卡,時至今日行動支付也廣為普及。目前行動支付市場乃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主流的支付系統包括LINE Pay街口支付Apple PayGoogle Pay微信支付等,以及陸續由其他銀行機構推出的行動支付服務。消費者能從多元的支付方式中進行挑選,無疑是增添了幾分便利。

行動支付實屬新的消費方式,因台灣目前未對各家廠商進行整併或統一規劃,導致現行個平台的後續執行方式不一,但共通點在於「以手機做為支付載具」。起初是為了讓購物流程更便利,省去拿錢、找錢等貨幣流通的繁雜手續。如今社會公益逐漸成了企業發展的一大目標,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想法,因此許多支付平台上可見「公益專區」,此專區的開設,為民眾與公益組織間搭起了一座隱形橋樑,大大降低民眾捐款門檻,平台本身具備一定程度的用戶數量,組織也不必擔心能見度過低的問題。

■ 支付平台開設公益專屬分頁,民眾可善加利用。

一元不嫌少,想捐多少就捐多少

在支付系統上,倘若該平台有與所喜好的公益組織合作,消費者即可透過平台上的公益專區,為自己想支持的團體進行捐款,金額也沒有限制,即便只是零錢,也可以進行捐款。相較於過去在便利商店投零錢箱、亦或是在街邊從錢包翻攪出零錢進行投遞,行動支付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的捐款選擇。整體處理流程將比過去更快速,接受度也相對更高,對於需要幫助的團體,謂為一大福音。

目前有與支付平台合作的公益組織包括:關懷兒童的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關懷身障族群的愛盲基金會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關懷疾病患者的罕見疾病基金會癌症希望基金會等,詳細資訊可上各大支付平台公益專區進行瀏覽。而除了台灣境內組織外,Apple用戶也能透過Apple Pay對大型國際公益組織進行捐款,不論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美國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著實是將愛心散落至每個需要幫助的角落。

拋開過往成見,讓愛佈滿世界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曾說:「公益需要的不只是錢,今天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國家、任何災區,不會因為你捐出去的一點點錢而發生變化,你捐了錢,是你自己發生了變化;因為你發生了變化,世界才有可能發生了變化。捐款真正發生變化的不是災區,而是你自己。」

人們總是存在著「比較心理」,不論是外貌、能力,甚至是財富,有時後,那些名為「善心」的捐贈,暗地裡也成了包裝後的比較。而這種比較對社會成長而言不是健康的表現,不僅影響了社會大眾的生活滿意度,也影響了國家幸福指數。社會公益,不該因「比較」的心理,而相互競爭,甚至讓人不敢伸出援手,因為過去的捐款管道少,不夠便捷且隱私程度低,諸多的外部因素使我們與公益總是存在著一步之差,進而讓我們在前往公平正義的路上遙遙無期。

■ 零錢也能做公益,愛心不該受限於金額多寡。

是否曾因過去的捐款不夠隱私而有所顧忌?或是對於路邊募款有所疑慮?行動支付的存在,能消彌這些情緒上的不安感,更能確保自己的善心確實送達至有需要幫助的每個角落。手指輕點,將愛傳出去。不論是直接的捐款,亦或是親身參與公益活動,都能將自身的愛心付諸實現,只是透過不同的形式罷了,而目前「捐款」仍佔大宗,而科技帶來的改變,不但改善了過去捐款的不便,也算是間接扭轉了民眾過去「有錢才能做公益」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