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只是軀殼 期待綻放的靈魂

文字/呂佩茹 編輯/朱珆萱

性別是渾然天成,但性別角色卻是透過學習而得。我們依稀可見在社會文化中對性別角色形塑的模板,像是另類的文化霸權,影響甚遠。男性經常被與權力、陽剛、領導特質等形容詞聯想在一塊,使得社會對女性的想像仿佛受到某種制約般地被抑制,這樣的文化體制成了「父權」的溫床。過去的掌權者以男性為主,女性的地位較低,普遍不被重視,而這項陋習,也一直流傳至今。性別議題成了民眾著眼的重要領域。

文化霸權,無形中強加性別認知

日本女性主義學家上野千鶴曾針對「父權結構」加以定義,認為父權結構乃指在權力的分配上,以「性別」為最大考量。父權,顧名思義擁有某種程度的男性支配(male-dominated)、男性認同(male-identified)以及男性中心(male-centered)。而父權源自於社會結構下的任何角落,能夠在任何可觸及之處接收到男女不平等的想法,進而深入潛意識,在這樣的環境脈絡結構下,涵化了女性相較於男性是處於弱勢的既有認知。

單就目前女性面臨的現況,可從社會建構觀點進行剖析,涵括了不同層面以及社會地位,過去台灣在民法的規範上,以男性為依歸,如今能從多次的修法中,看見女力覺醒,一波波的婦運中,似乎也看見國家政策為「去性別化」所做的努力。媒體擁有形塑文化的能力,因此媒體對性別角色的刻畫也顯得格外重要,從西方媒介內容研究中不難發現,婚姻被視為女性人物的主要目標,男性則多關注於事業、功利、權威等。

共同的目標:兩性平等

性別角色(gender role),指的是社會依據男、女生物之性別差異,而指派給男、女不同的社會期待、行為、態度、責任及權利。女性就應該溫柔婉約,出得了廳堂,進得了廚房?這是一直以來社會在女性身上刻意建構的枷鎖,是一種刻板印象。從出生時生理構造決定了性別,但刻板印象是我們從社會認知與家庭教育中習得的。世俗的眼光,約束著女性;刻板印象的世代傳承,讓女性別無選擇。

為女性發聲的運動其實不少,希望能透過遊行,號召更多人關注此議題。

男性主宰權力的事實,可從不少歷史資料中得到佐證。如今在體制、社會與道德的三方拉扯下,看見權力結構解構的曙光。18世紀末「女性主義」一詞由法文誕生,女性上街爭取「平等」的機會,「女力」蛻變成另一股強大力量。女性主義不該被貼上「厭男」標籤,也非為了剷除這社會上的父權而存在,而是希望透過和平的方式取得男女被賦予同等權利的機會。英國演員艾瑪華森 Emma Watson就曾以HeForShe為題,主張兩性平等不該只是女人的事,而是男女都該共同努力的目標。

最好的尊重,是你能自在地活著

雖然女性一再被塑造成社會中的弱勢者,但我們忽略了,男性也有可能成為受害者。一直以來社會建構著一種「男強女弱」的概念,沒有人意識到性別氣質這件事,甚至會因為性別氣質不符合社會期待,而去傷害他。一味地加諸性別期盼與壓力,對男性而言是不公平的。「父權」不僅削弱女性在社會的地位,男性也有可能成為被害者,壓抑與扭曲的勇敢,使男性必須「假裝」堅強,陽剛並非男性必要代名詞,誠實面對,才是真正的勇敢。

據研究顯示,幼兒在一歲前開始觀察性別行為,兩三歲時會表現出認為合適自身性別的行為,從幼兒時期,即可看見性別的概念。近期在台灣,性別議題可說是被炒的沸沸揚揚,性別教育也成了不能忽視的領域。家庭是孩童認知社會的第一步,在可行的能力範圍內給予更多的選擇,而非限縮其想像,讓孩童有多元發展的機會,激發潛能。或許我們能做的,比我們想得更多,放下性別偏見,停止歧視,友善與包容,尊重每個人展現自己的方式,或許就能減少那些因性別氣質被譴責只能壓抑過生活的靈魂。

尊重是迎向多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