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邱羿慈 編輯/朱珆萱
吃是生存的基礎條件,它可以是工作過後的慶祝,也可以是家庭聚會情感交流的媒介,更可以是一股暖流,將料理者的心,傳遞給品嘗的人。東西好吃與否,不在名氣或價格,除了色香味外,最重要的是下廚者的「心意」。
一群長期關注公益的廚師,秉持著關懷長者及弱勢團體,發起「街頭大廚心計畫」,將回饋社會的心,以美味的餐點傳遞。透過一頓飯的力量,讓服務對象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計畫發起人郭子儀與他的夥伴王宇仙、劉建承、張登濠、洪俊男及李松禧,主動接洽桃竹苗地區的社福機構、老人照護中心、教養院、偏鄉孩童與獨居老人,為他們規劃菜單並烹煮一桌佳餚,讓他們可以品味到不一樣的餐點。
一切的努力,只為了那瞬間的笑容
感動的力量不在於金錢,而是每次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也因為不希望義煮活動造成志工的負擔,所以鼓勵志工們以自身能力所及之下提供物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促成一次又一次的活動,其餘經費支出則由召集人們自掏腰包。
活動除了提供餐點與物資,更多的是給予服務對象的陪伴,用餐時為他們夾菜並閒聊,以自助餐形式舉辦同樂會,每次活動至少供應十四道料理,有時還會帶來果雕藝術、魔術表演、歌唱表演和甜點教學,陪伴服務對象度過無數歡樂的時光,如此不求回報的付出,只為了看見享用時開心的表情。
街頭大廚心計畫發起人郭子儀師傅,是團隊中的智多星,許多宣傳點子皆出自於他。曾任飯店廚師的他,為了長期洗腎的父母,毅然決然放棄晉升的機會,返鄉照顧雙親並經營家中餐館,在一次偶然的因緣際會下,參加了中南部的熱血義廚團活動,決定將一身好手藝回饋家鄉,並號召身邊友人一同做公益,同為餐飲業同行或食品供應商的朋友們,也樂於運用所學貢獻社會,進而產生「義煮」的計畫。
在郭師傅邀請前,許多夥伴已參與過許多公益活動,像王宇仙老師,由於父親是軍人,家人相聚的機會不多,因此格外嚮往全家人圍在餐桌前的滋味,一次在朋友家,感受到團聚時光的歡樂與溫暖,因而立下志願成為廚師,盼望將這份情感傳遞給更多缺乏關愛的孩子們。另一位是南台灣廚藝協會劉建承理事長,曾獲法國藍帶榮譽勳章,參與過萬華分送愛心便當給街友的活動,木訥寡言的劉理事長對於公益之事抱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心,希望以一己之力幫助別人,認為最有意義的事就是看到服務對象滿足的笑容。
愛心義煮秉持三大重點,健康、吃飽及新鮮感,健康是首要考量,菜單堅持客制化,事前與院方營養師溝通,依照族群調整內容,像是孩童以肉食補充蛋白質,而長者則注意避免過硬的食材,盡可能配合服務對象需求,減少刺激性的食物,提供營養又健康的一餐,份量也會視人數調整,絕不讓吃不飽的情形發生。義煮活動集結各方好手,中餐、西餐與糕點樣樣都有,絕對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每回必定為服務機構帶來驚喜。
碰壁仍不氣餒,愛心餐車整裝待發
義煮活動並非一開始就這麼順利,也時常被問起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此無償的付出,甚至自掏腰包,目的是什麼?也曾被認為是詐騙集團,不願意讓他們去服務,面對這樣的質疑,郭師傅僅表示,付出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即使是曾經拒絕過的單位,只要願意再給機會,他們還是很樂意去,被服務單位拒絕早就是家常便飯,但是大廚們沒有因此退縮,而是拿出其他機構的感謝狀或活動照片佐證。
2020年全球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街頭大廚心計畫」被迫延期,但熱衷公益的心不因此停下腳步,改以愛心餐車的方式持續送愛,事先料理好餐點並包裝成餐盒,依時間循點發放。目前合作對象有財團法人華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和八德、龜山、平鎮及大溪的愛心天使站,未來也計畫陸續增加服務單位。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讓愛永續持續
從活動規劃、場勘、人員配置、會談、招募物資到活動進行,所有的溝通,皆由郭師傅親力親為。郭師傅笑得開朗表示,德不孤,必有鄰,一路以來,也受到許多善心人士的協助,王宇仙老師也提及一件讓他印象刻的事,一次準備愛心義煮時,來了一位送瓦斯的年輕人,他並非老闆,但聽見是義煮活動,便二話不說免費提供瓦斯,表示他願意支付瓦斯費用,即使自身生活並不富裕,卻還是希望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義煮活動除了自身感受到為人付出的快樂,也學習到如何實踐,將活動辦得更好,郭子儀師傅提到,行善要號召大家一起,若沒有夥伴相互扶持,活動光靠他一人是無法順利進行的,過程中他學到團隊合作的重要,雖然一個人的力量不大,但只要願意投入,漸漸會吸引理念相同的人一起,受過幫助的人也會出手幫助他人,形成愛的循環,如此一來,愛心義舉的力量就越來越大,散播至各個角落。
如果有機會,同一單位也會盡量安排再次前往,因為他曾許諾服務過的孩子,有機會會再回來,但孩子卻對他說:「你們大人都騙人。」這他很有感觸,孩子的情感很真摯,相信這世界充滿愛,因此絕不能讓孩子們失望,為了遵守承諾,他們決定在桃竹苗地區巡迴,也期待有更多人加入義煮行列,一同讓愛循環並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