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兩難 寫在見義勇為前

文字/朱珆萱 編審/詹尹州

當身邊有難發生了,有多少人會見義勇為、挺身而出呢?以往,父母會告訴孩子要去幫助弱小或是需要幫助的人,但曾幾何時,挺身助人同時也要害怕擔憂可能因此受罰。過往新聞中曾見的玻璃娃娃案,引發了社會輿論爭議「好心是否也需量力而為」,更造成了許多家長擔憂進而產生了「孩子,我們不希望你去見義勇為」這樣的念頭。

父母保護孩子出至於本能,見義勇為也是人善本性的反應,父母在期望孩子善良卻又不希望孩子受傷的矛盾下,僅能教導孩子為人善良,不主動傷人卻也不出手救人。這個社會就這樣拉開了人與人的距離,冷漠,就成了這世代的溫度。

這樣的兩難問題,別說對於父母教導孩童了,就算是成年人本身來說,都是一件難以抉擇的事情。

救,但不盲目的救

關於孩子見義勇為兩難的品格教育,部分原因是出自於在教導挺身而出的行為時給予的觀念不夠完善;一位生活在美國的母親指出,在求學期間會需要接受急救措施訓練,並且要經過考核才能獲得救急的資格。除了從小就有了基本的救人常識外,他們也教導孩子以保障自身的安全為前提下去救人。假設今天有人受傷了,會由第一個上前的人去急救,其餘的人則是看有甚麼其他需要幫助的,分擔工作並通知相關單位(如報警或救護車)。讓孩子從小到大多次多方接受急救課程,明確地了解到,見義勇為的前提是保證自己的安全,倘若自身生命安全不能保證,便不強出頭,但在當下若情況許可,盡量尋求周遭人的援助,以不盲目的去救人為宗旨,並以這些救人常識作為教導見義勇為的基礎。

或許一時之間要效仿國外有執行上的難度,但可以先從「明辨是非」去做。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表示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說明了先具備豐富知識與智慧的前提,便可在不受環境動搖下,沒有憂愁,然而在擁有了智、仁後的勇,便指能夠明辨是非下去追求內心的真理。有鑑於此,先了解自己能幫助的程度,在確保自身的前提下去做想做且能做的助人行為,不貿然行動,也不違背自我的內心。以這樣的方向去提倡,減少想挺身而出卻猶豫的兩難。

讓見義勇為成為心中的信仰

見義勇為代表互助的精神,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本能行為。生物學家道金斯提到,任何生物包含人類都是求「生」機器,這種生不僅僅是狹義的生存,還是群體的生存。因此,儘管挺身而出可能犧牲個人利益,但若能保全大局,維持群體內部和諧穩定,使生存與繁衍無慮,路見不平這樣利他行為是會得到讚賞的。但需要我們在心中重新確立起個信仰,讓挺身而出代表的互助精神成為一種社會共同信仰。人的傳承之火不熄、互助精神不滅,人們就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驗與災難中,獲取存活下去的經驗與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