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化從「心」出發 喚醒不分族群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文/吳欣芳

目前台灣主要分為四大族群:閩南、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當中客家人約佔總人口的19.8%,原住民約佔2.48%,由於不同族群間通婚,加上城鄉發展差距及人口遷移的影響,各族群的文化特色有日漸式微的現象。

儘管台灣傳統文化看似落後於現代科技發展,但其實蘊含豐富的智慧,現在多數人都能了解野生動植物多元保存的重要性,少了某種物種將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平衡,傳統文化的多元保存亦是相同概念,每一族群生存至今,依照當時的地理環境而發展,延伸出各自的文化精神、傳統習俗、道德觀及價值觀,是現代社會強調競爭、效率及個人主義文化難以取代的特色。

傳統文化可說是每個人內心歸屬感的根源,它傳達原生家庭、家族、族群共同認同的價值,也能使大眾擁有更宏觀視角,省思台灣的現在與未來。例如:在消費主義至上,整體社會瀰漫一股越多消費活動,有助經濟發展的氛圍中,若能停下腳步,反思客家文化裡的簡樸價值觀,將能讓台灣自然環境免於大量塑膠包材、碳排放問題帶來的生態災難。

傳承客家和原住民文化的挑戰

原住民文化有著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尊重山林、溪流等自然環境,而發展出相當具有特色的文化,這些文化體現在部落祭典與編織藝術中;客家族群早先多以丘陵山區生活,也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茶文化及山歌。在都市化快速發展下,上述的兩種族群文化越來越難以生活形態,傳承至下一個世代,且在競爭的國際化潮流中,教育內容也不易以文化傳承作為優先。

傳統文化傳承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說是既熟悉又陌生,人們能在電視節目、政府宣導和各種部落慶典或客家文化活動中,看到「傳承文化」的口語號召,但實際上人們卻難以將這些族群文化連結自身生命,只能從表面認識台灣在地族群特色。

儘管在各界多方的努力下,政府或民間已投入不少資源,希望達到文化傳承的目標,但如何從「心」喚醒大眾重視多元文化保存,以增加內在動機的方式,鼓勵民眾共同參與,才有可能不分族群發起文化傳承行動,並加深傳承的力道及深度。

圖一:客家人群聚的山區,常種有許多大菁,因而就地取材作為藍衫染色材料,成為客家精神與文化的代表之一 (照片來源:Pexel)
圖二:客家族群在丘陵與山區拓墾種茶,使得茶文化及採茶山歌成為文化特色 (照片來源:Pexel)

從族群飲食特色看保留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帶來的便捷生活,早期不同族群的生活智慧漸漸消逝,以民生最相關的飲食來看,早期由於糧食取得不易,促使各族群發展出截然不同的飲食文化,像是客家人常見以醃製品、曬乾、重鹹作為保存並下飯,原住民則以山產菜及野味為主,就地取材,並確保不過度取用。

儘管現在台灣多數人沒有糧食匱乏的問題,但如此珍貴的生存智慧,就值得以不分族群的方式,進行知識分享及傳承,抉擇適合曬乾或醃製的食材,認明能夠食用的野菜,都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美好特色。

傳統飲食文化具有哪些正面價值,能以更多元的角度看待,從國際糧食浪費現況來看,以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2021年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為例,全球每年浪費近10億噸食物,10%的人正處於飢餓狀態,在傳統文化中,可看見客家文化的簡樸及惜食,原住民文化中吃多少取多少,不囤積的理念,當民眾能更了解這些族群飲食文化的含義,將能對台灣的在地文化產生驕傲感,並增加認同度,進而願意為保留傳統文化而努力。

圖三:原住民族的社會中,傳統織布為部落婦女的共同特色(照片來源:Pexel)

傳統文化與新世代創意擦出新火花

美學形式是傳統文化貼切生活的要點,以戲劇、文學、音樂、服裝飾品、工藝製品等多方面呈現,金曲獎中可看見許多卓越的創作者以客語、原住民語作為傳達情感的橋樑,在創新顛覆中帶著傳承的使命,傳統客家山歌、民謠或是原住民高亢嘹亮的吟唱,被注入另一股創意的靈魂,有清新、有舞曲、有情歌的喃喃訴說,每種歌曲都以一種流動、不停滯的形式,完美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

在原有文化保存的基礎下,持續結合新世代創意,客家藍染及原住民編織藝術開始以不同文創產品形式出現在生活中,工藝製品當中所蘊含的文化精神,亦透由創作家搭建藝術橋梁,以不同面貌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這些生活美學同時包含精神層面,例如原住民文化的慢活知足,客家精神的堅忍刻苦,保護各族群文化時,不能只停留在物質形態上,更要關注每個族群不同的價值觀、文化觀、自然觀等深層內涵。

近年來台灣不同地區如火如荼推動部落觀光及客庄再生,一些成功的沉浸式文化體驗案例,結合建築、飲食、信仰、及地方特色工藝等等,讓造訪者能完全沉浸在該文化中,產生更深入的連結和共鳴。文化以「人」為本,傳承文化著重平衡發展,如何以教育扎根下一個世代,並讓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色,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中,也喚醒社會中不同族群的認同,是客家和原住民文化傳承的當務之急。

對於每個族群來說,傳統文化就是它的精神來源,期待台灣社會在不同族群間,能更欣賞、學習不同族群的文化,也讓正在消失的文化、精神、技藝或習俗,能持續在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延續新的生命力,激盪出更多燦爛的文化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