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菜價震盪 產銷兩端的不平之鳴

 文字/黃茹暄 編輯/朱珆萱

每逢菜價崩盤,便可見各新聞媒體以「菜蟲操縱價格」、「怒控盤商剝削」等字句下標題,使得輿論壓力紛紛指向蔬果盤商,抑或沒管好惡劣盤商的政府。然而,近幾年有不同的聲音表示,盤商並非都是壞人,農產品供不應求時,農民也有欺負中盤商的可能;也有人說,剝削農民的不只有盤商,而是整個農業產銷鏈。那麼,價格震盪的問題究竟從何而來?

自產自銷除了在「產」之餘,還需要花更多時間、勞力在「銷」這件事。

農民盤商間的權力不對等

台灣地狹而人稠,農民通常在生產端投入較高成本,以至於產品到銷售端時,經常已無資金餘力。自行販售大多不符合機會成本,雖然也有「契作生產」此類風險較低的方式,然而機會較少,多數生產者只得委託盤商代為販售。在被迫選擇託貨給盤商後,部分產品,如:生鮮食品,因不適合長時間儲存,加上賣不出將直接造成現金無法周轉,農民有了非賣出不可的壓力。此時,盤商若堅持以低價收購,即可達到掌控買進成本的目的。尤其當作物生產過剩時,農民欲售出產品的迫切程度大增,於是只得接受越發低廉的收購價格,形成惡性循環。

除此之外,農民難以觸及販售過程,直到貨物售出,才會收到盤商報價。若盤商賣了高價,卻不向農民回報,剝削問題便由此產生。盤商中出價較高者更是容易被同業排擠,促使該農產品市場整體價格趨於低迷,即為蔬果價格時而傳出崩盤之主要原因。資訊不對等加劇農民對中間商人的不信任,同時也逐漸抹黑了他們的形象。

盤商並非菜蟲 被汙名化的中間產業

盤商並不全然這麼壞。電子商務、農學市集等新型銷售方式漸趨普及,使農民的銷售通路更加多元。為了在通路市場求生存、擺脫「菜蟲」臭名,部分批發商逐漸轉型。他們主動向農民們說明產業趨勢,積極建立自身與農民間的信賴關係,以維繫穩定貨源。盤商甚至有倒貼農夫的時候。倘若他們的賣價遠低於國內平均價格,連帶影響買價,農民合作意願會因此降低。因此,當某地因故僅能以遠低於市場行情價位售出,盤商也可能為求留住農民,祭出補貼。

在過去一面倒的苛責中,大眾對盤商帶有負面的刻板印象。消費者只看得到產地價格和零售價格,不知悉運輸、包裝及分類等成本無法斷言當中的剝削程度,直接稱呼盤商為「菜蟲」,著實有些偏頗。事實上,能以類似方式剝削台灣農民的,不只有盤商。

層層剝削的產業鏈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曾在關鍵評論網訪問中提及:「農會、拍賣市場、運銷公司、盤商聯合決定農產品價格,農民被屏除在外,形成弱勢。」以農會為例,良好的運作有助於技術推廣與情感凝聚,並有組織地行銷在地產品。然而其共同運銷的方式容易造成產品供過於求,被迫降價求售。儘管農產品能被穩定收購,價格卻可能在一夜間慘跌。拍賣市場和運銷公司亦受當政者執掌。品質較好的果菜被送至合作超市後,較差者才被送至拍賣市場,接受低價的命運。農產品一旦脫離農家,便只能任由其他產業決定生死。

 從不同角度來看,靠天吃飯的農民依舊是風險的最大承受者。盤商和農會等角色在產銷體系中之地位不易動搖,加上制式的議價與收購規則,過分買低賣高的情況仍繼續上演,且暫無直接解決的辦法。

品質較好的蔬菜被送至合作單位後,賣相較差者才被送去拍賣市場,接受低價賣出的命運。

轉型中的產銷鏈

雖然既有制度尚無完善替代方案,但隨著消費習慣改變,中間商或農業合作社等組織也必須面對潮流,走向轉型。轉型不僅限於前述對生產端的升級服務,在精緻的飲食市場中,適時調整收購量與產品種類,也會是未來必須面臨的挑戰。而要減低農民承受的風險,除了輔導批發商轉型,外銷、農產契作等政策,還有待政府、企業加強推動。現行的契約、政策缺失須改進之餘,增加農民投入機會亦是重點,例如知名速食業者在蔬果使用已有六成來自本土產業,讓在地的生鮮食品產業能有更穩定的合作機會。透過產地到餐桌垂直的餐飲整合,台灣農產品可以走向更精緻、更有保障且公義的市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