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苦也不埋怨 樂當志工

報導:李盈蒨/編輯:林于涵

懷抱著對臺灣的憧憬,緬甸籍新住民孫芸湘,當年在大姊的作媒下,嫁給了在桃園經營草花業的先生。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那一年,正是她在臺灣生活的起點。

芸湘是緬甸華人,從小接受中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對於臺灣一直懷有莫名的情份,第一次國中畢業時嘗試申請來臺唸書不成,第二次透過嫁來台灣的大姊作媒才如願。那年芸湘24歲,只聽大姐說「去對方家裡看過,男生很有禮貌,人也老實」,就決定了終身大事。

(來自緬甸的芸湘/攝影:林于涵)

懷抱憧憬來臺 卻發現先生是酒鬼

「人不錯是不錯,就是不知道他喝酒喝那麼兇」,芸湘無奈地說,嫁到台灣後,才發現先生習慣酗酒,常常喝得醉醺醺地回來,讓她膽顫心驚。而且,由於先生的雙親早逝,她跟先生、還有工人就住在鐵皮搭建的工寮裡,一連懷了兩胎,都沒有人幫她坐月子,反過來是她照顧喝醉酒的先生。

最讓芸湘印象深刻的是,來臺灣那年先生剛好接了高雄訂單,隔天起,她就挺著大肚子跟先生南下送貨,兩人經常半夜一點從桃園出發,早上八點抵達高雄,稍作休息後,又從高雄返回桃園,「在車上,要吃、要睡、要上廁所都不方便,但懷孕了不能憋尿,只好帶個塑膠袋自行解決」。

曾有人對她說:「妳怎麼那麼呆!當初如果發現苗頭不對,趕快回緬甸不就好了?」,也想不起來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回家,只知道當時「忙到連想家的時間都沒有」。

衛生所護士主動關心 開啟跟外界連結

在忙碌的生活中,幸好有一位熱心助人的衛生所護士小姐,三不五時就到芸湘家裡、陪她聊天,讓她解開不少煩悶;於此同時,也透過護士小姐,輾轉接觸社會局等政府單位。當時社會局針對外籍配偶開設了一系列的課程,會開車的芸湘便常載著姊妹們(新住民朋友們)從觀音到市區上課。

除了上課外,芸湘也在社會局鼓勵下到移民署當志工,整整三年,從觀音開車到桃園區,從未間斷。而隨著愈來愈多的緬甸人與臺灣人結婚,各地衛生所陸續出現緬甸通譯的需求,從小接受中文教育的她便成為合適人選,對於各單位的邀約,幾乎從未拒絕。

(芸湘面對生活的無奈仍常保快樂心境/攝影:林于涵)

不埋怨 「我是快樂志工」

回想過去曾經經歷的苦日子,芸湘從未感到埋怨,她說:「我不求吃得好、住得好」,也不介意別人怎麼看她。「的確,有些新住民會被瞧不起,尤其,很多阿公、阿嬤看到新移民就說,『妳們嫁來臺灣很好、很幸福喔』」,每次姊妹們聽到這種話都覺得有苦難言,但她不介意,還會安慰她們放開心胸。

「我都說我是快樂志工」。篤信佛教的芸湘,手指上隨時戴著一個小型計數器,一有空時,就在心裡默背佛經,那是她保持快樂心境的方法,總是面帶著微笑,用行動帶給別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