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向下分享愛 美好庇護工場播種愛心有機蔬菜

文字:吳佳樺 / 黃茹暄

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為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與職能訓練, 設置有機菜園,培養身心障礙者以無農藥、無化肥的天然方式栽種蔬菜。 讓身心障者者在工作歷程中習得技能,並且賺取生活費。

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 強調讓身障者自立,使弱勢族群可以不只是手心向上索取,也能夠向下給予、付出。透過友善環境的農作,並將蔬菜送至有需求的團體,散播愛心,也希望藉由就服員的輔導,讓身障者能融入自身的力量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

庇護工場的蔬菜皆為有機栽種,外貌卻不輸市面上常見者。

從「被服務者」到「為他人服務」

余玉蟬女士(以下簡稱余姐)在民國85年成立「財團法人桃園縣美好啟能文教基金會」,後於98年更名為「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經過多年的經營,基金會成功推動各項身心障礙者服務與訓練,包括教育推廣、職前訓練、職業輔導與就業協助等專業項目。基金會底下另設有美好庇護工場,場址位於桃園市龍潭區銅鑼圈,提供與真實就業環境雷同的訓練場所。在庇護的就業環境下,幫助一群有意願工作但無法步入職場的身心障礙朋友,從中學習就業技能並融入社會,期望每位進入工場的身心障礙者都可以學會一技之長,能夠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13日,余姐親臨公益傳播基金會,與工作人員分享庇護工場菜園種植的蔬菜。「連指導我們種菜的老師都現場直接生吃了!可見我們的蔬菜真的很好。」她表示,從鋤草到育苗種植,美好庇護工場皆以「有機」生產規範為作業流程,種植出健康無毒的蔬果,希望消費者可以吃得安心且健康。余姐提到:「身心障礙者本來手心都是向上的一直要求人家幫助,而庇護工場是手心翻轉過來,希望他們經營賺的錢可以服務、回饋於社會。」她自豪地介紹著每一樣產品,雖是以有機耕種,相貌卻不輸一般市面上的蔬菜。而耕耘過程的用心有了豐碩成果,也使員工們累積了滿滿的成就感。庇護工場輔導身障員工藉由種植與販售蔬菜的方式,賺取工作薪資,學習獨立自主,希望他們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他人」的角色,翻轉自己的人生。

美好社福基金會於直播中介紹農場的多樣化蔬菜。
(右二為基金會董事長余玉蟬)

如今,庇護工場裡的菜園已小有名氣,每周採收六種蔬菜,除了向周圍鄰里提供新鮮蔬菜,也推動會員制,提供長期訂購方案。為推廣自家蔬菜,今年更推出蔬菜送愛計畫,鼓勵民眾認購憨兒們親手種植的青菜,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也定期送菜到需要的照顧機構供膳。讓每一份訂單,不但發揮支持更多身心障礙者就業,也同時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單位,達到「一份愛心,兩倍公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