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里「法國爸爸」愛台灣 劉一峰無私奉獻50年

記者陳芸葶/台北報導

台灣人愛台灣不稀奇,但從法國千里迢迢到台灣,為這片土地無私奉獻的人卻很稀有,公益傳播基金會與三立媒體集團共同舉辦的「第四屆台灣義行獎」,得獎者-劉一峰獲得肯定。今年80歲的法籍神父劉一峰,25歲來台傳教,從不會中文,到深耕花蓮,在沒有任何血緣的台灣,他奉獻自己50多年的歲月,而劉一峰神父做的不只有傳教,他還在當地蓋回收場、農場,提供工作機會給身障者、街友、更生人,幫助弱勢族群找到生命出路,也由於他「見義勇為」的善舉,讓台灣更精彩。

▲劉一峰神父在回收場內,檢視回收紙材。(圖/三立新聞網)

深耕台灣55年的法籍神父劉一峰,在人生最年輕璀璨的時候,為了一圓過世叔叔,異國傳教的夢想隻身來台,劉一峰回憶起奶奶說的話,「也許有一天,你會代表你的叔叔來亞洲。」表示當下其實沒有想太多,沒想到一語成讖。在沒有客機可搭的年代,獨自搭乘一個多月的船,從法國馬賽出發,飄洋過海抵達台灣,但由於語言不通,不會中文的劉一峰,先到新竹學了兩年中文,才被分配到花蓮玉里傳教。

剛到花蓮的劉一峰,看見當地依山傍水,跟過去他在法國的家一樣,因此對這塊土地感到格外親切,劉神父堅定的說,「事實上沒有想家,因為我已經決定,要一輩子留在台灣,所以我很自然,也盡量適應。」第一次來到台灣,就深深愛上這片土地,為台灣無私奉獻,付出的比台灣人還多,因此被玉里人稱之為「法國爸爸」。

▲在新竹學完中文後,劉一峰落腳花蓮玉里的天主堂。(圖/三立新聞網)

劉神父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卻在20年前,發現舊報紙回收可以賣錢,才開始帶著弱勢族群整理報紙,這些被人們遺棄的物品,成為他們收入的來源之一。回收事業越做越大,漸漸擴辦成回收場,而在裡頭工作的人,幾乎都有一段黑暗過去,像是曾經酗酒、抽菸、吸毒的員工,回想起過去就表示,「家人不接受我,找不到工作,這都要感謝神父,神父收留我們在這邊工作。」滿滿感激不言而喻,因為遇見劉一峰,才讓他們的生命,出現不同轉折。

▲回收場內的員工,每個人都有一段灰暗故事。(圖/受訪者提供)

除了創辦回收場,給街友、更生人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劉一峰神父還有一座有機農場,同樣照顧弱勢者,也提供工作機會,讓他們重拾自信,在農場工作的員工表示,「他很有愛心,幫助過太多人了,我找神父問有沒有工作,可以給我做,我就來到了這裡。」感謝之情溢於言表,而讓神父如此博愛,正和他的信仰有關,劉一峰說,「如果有神,如果有天父,他一定是愛他們,所以我也覺得,我不能放棄任何人。」

出身天主教家庭的劉一峰,深信「沒有人該被拋棄,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而天父將這些迷路的孩子交給了他,他也將傾盡全力來照顧陪伴他們。」而一路在台灣奉獻的他,其實也讓遠在法國的母親相當掛心,因此每兩週就寄來一封書信,而每次劉一峰回法國探親時,媽媽也必定會為他親手織保暖的毛衣,讓他在台灣溫暖過冬,連續36年不曾間斷,直到高齡86歲的母親病逝為止,一件件3、40年歷史的毛衣,被他好好珍藏起來,劉一峰說,「信雖然沒留下來,但媽媽的愛一直都留在他的心中。」

▲劉一峰神父50年來在花蓮奉獻生命,幫助許多弱勢者重新站起來。(圖/三立新聞網)

這份媽媽的愛,同樣延續到了台灣,1999年他接手安德啟智中心,但政府規定啟智中心的收容上限是45歲,擔心年長者老了無依無靠,因此劉一峰歷經10年募資籌備,在啟智中心對面,為年老身障者蓋一棟,四層樓半的「安德怡峰園」,在2019年正式啟用,提供50個床位及復健、長照設備等,可以收容約100位身心障礙的院生。

▲劉一峰巡視籌備10年的安德怡峰園工程。(圖/受訪者提供)

一輩子沒有結婚的他,終於在2017年正式拿到台灣身分證,成為「正港」台灣人,而劉神父也以此比喻和台灣的關係,「好像中華民國是我的女朋友,我們交往已經50多年,但是還沒有結婚,可是現在我真正和中華民國,正式的結婚了。」興奮之情全寫在臉上,而劉神父更表示,「如果沒有意外,我會一輩子待在這裡,到斷氣為止。」

劉一峰神父每天行程滿檔,光是照顧回收場、農場、啟智中心,就相當耗費心力,但不論何時只要有人有需求,一通電話一個求助,劉神父通通來者不拒。從當初不會中文,到現在連「台語」都能信手捻來,年屆80的他沒有打算退休,想就這樣一直做下去,而這樣的精神,就如同台灣義行獎的理念,在艱難時刻伸出援手,也因為他的故事,讓台灣社會感受到溫暖,重拾見義勇為的精神,透過「玉里法國爸爸」劉一峰50多年的在台人生,希望讓台灣人找回那份助人的初心。

▲劉一峰被玉里人稱為「法國爸爸」,飄洋過海將一生奉獻台灣。(圖/受訪者提供)

因為有你 世界更精彩

台灣義行獎官網

https://yix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