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白袍後 依然值得世界溫柔相待

文字/呂佩茹 編輯/朱珆萱

醫療產業一直是我國引以自豪的一塊,不僅在亞洲高居第一,在國際間也名列前茅。不僅在人才方面集結了全台優秀的菁英進行嚴格培訓,擁有強大的團隊以及專業的分工;設備方面更是資源充沛,採用世界先進醫療儀器,整體而言勝過歐美眾多一線醫院。

然而,號稱「醫療王國」的台灣,在2018年的五一勞動節,臺北醫師職業工會發起「血汗醫療終燒盡,醫護過勞救性命」遊行提出管理民主化、改善護病比等訴求。因職災而倒下的醫護人員不在少數,他們用生命讓我們記取教訓,但白袍仿佛為他們加上聖光,大眾目光停在光鮮亮麗的外表,醫療體系漏洞、醫護過勞問題難以浮上檯面。

全民健保,醫療致命傷

全民健保自1995年開辦至近,超過20年的歷史,一直以來幫助無數病患,但為人詬病的「健保總額制度」究竟怎麼一回事?總額制度最早可回溯至1998年,健保局預先依據醫療成本及服務量,為健康保險支出擬訂出年度預算額,採取「支出上限制(Expenditure Cap)」,透過總預算除以實際服務量,得到每個醫療點數能獲得的實際金額。固定的年度預算,難以估計的服務量,造成預算搶食,各醫院必須在有限資源內為患者提供必要服務。

健保制度重重的影響著醫院、醫師與病人間的關係。

在這樣的環境結構下,總額制無疑是約束醫師的醫療行為。醫療資源有限,患者增加,反而稀釋醫院利潤。在台灣,可見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怪現象。連外國人都認可的健保制度,便宜又方便卻無法防堵有心人士刻意濫用。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全台急診人次高達700萬人,深入了解資訊後發現,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緊急治療。因此,政府為節制醫療資源浪費也推動二代健保,希望能為健保制度帶來解套。

停止沈默,勇敢發出求救的訊號

在我們引以為傲的健保體制下,醫護人員的勞動環境急需重新審視。醫護過勞意外頻傳,極力爭取下,終於在2014年將醫護人員納入《勞動基準法》規範,希望能改善超時工作、排班混亂的現象。人力不夠充沛,「排班制」成了解藥,除此之外還需隨時On Call以便應付突發狀況。人手不足導致醫護人員需負擔更多的病人,護病比過高,不僅將醫護人員推向過勞邊緣,更有可能危害病人照護安全,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研究指出,護理人員照顧太多病人,病人死亡的風險會提高。

馬丁.路德.金說過:「在社會轉型期,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扭曲的健保制度、不良的工作環境,導致醫護人員平均從業壽命偏低。面對病床上的患者,疲憊的他們別無選擇,他們將病患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卻沒有人看見他們褪下制服後勞累的身心,在大眾眼中救命是他們的職責,所以必須堅守職責,在使命與道德的拉扯下,他們選擇隱忍。

醫師與護理師的辛勞,令人不得不敬佩他們對這份職務的用心與付出。

智慧賦能,數據創造醫療價值

制度的修訂,環境結構的調整,都是現行醫療產業必須著手的課題。不僅是健保支付議題而已,唯有在有限資源內進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與控管,才能使得健保局財務獲得改善、醫院診所收入不縮水、民眾醫療品質不被犧牲,創造三贏局面。 目前許多產業均已搭上人工智慧(Artifical Intelligence;AI)的浪潮,對醫療產業而言,或許這將是加速改善的良藥。於大量的資料之上,透過大數據(Big Data)與人工智慧加上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可將大量資料進行匯總,產出利於分析的資訊,可應用於藥物開發、精準醫療等;AI則可有效預測、協助決策,提升整體效率。科技部自2017年起,極力發展智慧醫療與人工智慧應用,協同臺灣大學、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北醫學大學等頂尖團隊共同建置AI醫療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