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農場自家田 自己的兒子自己救/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

報導:謝佳樺/編審:詹尹州

受訪者: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 董事長 余玉蟬 女士

天真無邪的笑靨在孩子臉上綻放,活潑好動的脾性在孩子身上展露,這樣的場景無非是天底下父母親最大的祈願。然而,這看似平庸無奇的願望,對身心障礙兒童的家長而言,卻非想像那般容易。

故事的開展 都是為了寶貝兒子

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余玉蟬女士娓娓道出陪伴患有唐氏症么兒成長的心路歷程,她直言兒子的性格「既固執又拗」難以溝通,經常使她心力交瘁,但她堅持要帶著孩子走出家門,讓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接受外在事物的刺激,甚至不畏辛苦的領著孩子到歐洲、澳洲遊歷。
為使兒子學習獨立,遂在他高中時安排實習工作,意外發現兒子對端盤子情有獨鍾,便讓他畢業後在西餐廳工作。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么兒,偶爾也會到吧檯學習煎牛排,勤奮好學的可愛模樣總讓餐廳裡的叔叔阿姨被逗得樂不可支,相當喜愛這個逗趣的小夥伴。
然而好景不常,才一星期嶄露活潑天性的兒子就被老闆辭退,令眾人惋惜。明明表現得很好,那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余玉蟬表示,唐寶寶有一個很愛唱歌跳舞的特質,她兒子也不例外,每每聽到西餐廳的音樂便會手舞足蹈,某次忘我地從廚房晃到用餐區,看到老闆便開懷地擁抱一下,殊不知這深情的一抱卻把老闆嚇壞了,成了最荒謬的辭退理由。
而後也曾讓兒子到加油站工作過幾年,但不捨孩子那麼辛苦,便讓孩子回到家裡。2016年基金會開發了美好農場庇護工場成立,便讓兒子又到裡頭去工作,他在農場很快樂,種菜也有模有樣。

圖:美好農場內,孩子們種起菜來有模有樣。(圖片由美好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蛻變絢麗蝴蝶 從農場裡找到自我身為身心障礙孩子的家長,正是有感社會資源不足,余玉蟬遂秉持著「照顧一個人,不如照顧更多人」的精神下,先後成立協會、基金會,協助身心障礙的孩子及其家庭。
透過美好農場的建立、經營,提供身心障礙孩子一個可以舒展身心的空間,余玉蟬說:「務農是最辛苦的,但孩子們可以透過農耕接觸大自然,不僅可以強健體魄,更能改善孩子的情緒。」
其中有個孩子,害怕體檢、抽血,來到庇護工場後,在老師的牽引下,不僅能勇敢面對,更能獨自搭公車去體檢;另一個孩子則是缺乏自信,經過同儕與老師的鼓勵下,才五個月,便能離開庇護工場,轉介到加油站工作。
看著孩子們在基金會的扶助下,一一蛻變成絢麗的蝴蝶,那份感動、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同時也是余玉蟬持續扶助身心障礙家庭最大的動力了。

不白之冤存心頭 往事不堪回首

然而行走於協助身心障礙的路上,卻非旁人看來那般平緩順遂。「家長需要妳時 ,會百般的依賴合作,但當發生狀況的時候,家長的問題就浮現了。」回想那次經驗,余玉蟬不禁搖頭嘆息。
幾年前,一位基金會的孩子課後在返家途中,不幸地遭受性侵,這是任誰也不樂見的情況,無論是家屬或孩子,甚至是余玉蟬女士,心裡都不好受。因此,雖責任不歸屬於基金會,但余玉蟬女士仍希望能給予些幫助,伴他們走出陰霾。
然而真心換絕情,家長將矛頭向基金會,稱其照顧不周才釀成悲劇,且憤而在他人的煽動之下,堅持提告。最後司法認定基金會並無法掌控下課時段所發生的事件,判決由基金會勝訴。
縱然如此,這事件仍在余玉蟬腦中久久揮之不去,像是未癒合的傷口,隱隱作痛著…

淚水擦乾 伴孩子走出暗房 迎向暖陽

縱然遭遇不少躓踣、委屈、無奈,但每當看見孩子們燦爛的笑顏,那份扶助同為身心障礙家庭的熱情便會再度燃起。她始終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最獨特的,堅持用專業、因材施教,幫助身心障礙的孩子們累積成就感、增加自信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
余玉蟬也期許社會大眾給予身心障礙的孩子們更多空間、時間,並希望更多專業人員、資源投入,讓這些身心障礙的孩子有機會從封閉的暗房走出,迎接耀眼璀璨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