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超高齡社會 長者照顧的創意思維

文/吳欣芳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估」資料,2025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的人口將會超過總人口的兩成,高齡社會再加上少子化,長期照顧將是台灣社會中最迫切的議題之一。為了因應長期照顧需求,光靠公部門提供的資源並不足夠,民間也有越來越多人投入長照中,發展出多元且具有創意的服務。

獨立書店+長照=淡水區「無論如河」


2018年1月在台北市淡水區開幕的「無論如河」,是間兼具療癒與藝術的獨立書店,由4位護理師共同創立,書店於2020年同時成立「居家護理所」,希望能發揮4位創辦人的護理專業,落實「書店即社區護理」的精神。書店選書有身心靈、文學、生態、藝術人文等類別,更主推護理、精神健康、心理治療等書籍,夠過這些豐富的書籍,民眾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療癒。

「無論如河」讓社區民眾能更了解長者照護的議題。(照片來源:Canva)



除了是間書店,「無論如河」也提供照護與復健指導、長者照顧諮詢以及居家諮詢護理等服務,讓社區民眾在面臨家中長者照顧問題時,能獲得專業的意見。今年「無論如河居護所」開啟一項專案,協助三芝、石門、金山、萬里區有合法外籍看護的家庭,提供免費到宅指導照護方式與預防職業傷害,將書店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區中。

「無論如河」每年也與不同的團隊合作,舉辦主題多元的講座及工作坊。他們有感於在醫院第一線工作時,常常看到家屬在長者已經病危之際,仍藉由鼻胃管或呼吸器延續生命,進行無效醫療,也讓長者受到更多痛苦。為了讓更多長者能更舒適地面對生命最後一哩路,順其自然離世,「無論如河」在去年與「爬上坡好書室」籌劃「管,你要不要?!」行動護理工作坊,將正確使用鼻胃管的觀念,推廣到社區中。

咖啡館+長照=永和區「iCare Cafe長照咖啡館」

目前全台約有85萬失能、失智及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以女性居多,約占7成,但年齡61歲以上的照護者,也占24.4%,形成老人照顧老人的狀況。許多老人因為長期照顧自己的老伴,或更年邁的父母,感到身心俱疲,社區中若能有完善的社區照顧網絡,那麼,當照顧者遇到難題,或是承受不同層面的照顧壓力時,社區將能成為互助網路,為照顧者稍稍卸下身心上的重擔。

「中華長照協會」於新北市永和區成立「iCare Cafe長照咖啡館」,這家咖啡館結合長照資源,能提供長者照顧的諮詢、輔具諮詢、行動力快篩、補助額度試算等服務,同時也有無障礙環境規畫人員駐點,給予民眾相關的建議。「iCare Cafe長照咖啡館」同時是新北市銀髮俱樂部的成員,除了舉辦照服員訓練相關課程外,也不定期舉辦長照沙龍、讀書會等活動,讓社區居民能與長輩一起學習如何面對老年生活,也讓長者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活化社交生活。

「iCare Cafe長照咖啡館」讓社區中長期照顧家中長輩的民眾,能在溫馨的咖啡館中得到協助,並在忙碌的照顧生活中,能在咖啡館中稍稍喘口氣,養精蓄銳,獲得社區的支持能量。

長照咖啡館結合長照資源,能提供社區民眾在長者照顧上的建議。(照片來源:Canva)

計程車+長照=「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

在台灣,許多偏鄉地區都有長者就醫的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4 年成立的「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在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所特聘教授侯勝宗的指導下,結合司機訓練、包車旅遊、無障礙及長照關懷等三項重要主軸,讓計程車司機不只提供接送服務,還成為「社區照顧服務的移動管家」,協助「身障者」、「銀髮族」與「偏鄉就醫困難的民眾」更方便地就醫。

「臺灣計程車學院協會」將司機培訓內容,納入護理、長照等專業課程,司機比起一般計程車司機,更了解長者或身心障礙者的需求,能提供更細緻的服務。協會同時規劃培育中高齡者考取計程車駕照與照服員資格,如此一來,不僅解決長者就醫上的交通問題,也為身體健壯但仍有意願工作的中高齡者,帶來更多工作機會。

提供運輸服務的計程車司機也是長期照顧的好幫手。(照片來源:Canva)

日本長照 「類家」照護模式

台灣的鄰國日本早在1970年代,就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高齡人口,日本也積極尋找長期照顧更多元的作法,其中一種即是「類家」的照護模式。位於日本千葉縣的社區日間照護機構「石井家」,沒有許多照顧機構死氣沈沈的氛圍,反而更像是大家庭。「石井家」不分年齡、國籍和背景,身心障礙人士、柬埔寨和尼泊爾移工、經濟壓力吃緊,無法付出額外託育費用的家長,以及鬱鬱寡歡的長者,都能在「石井家」重新找回人際關係的連結。

在「石井家」,小朋友不僅是受照顧者,同時也是優秀的照顧者,在小朋友的陪伴下,長者顯得更有活力。同時,長者也能看顧小孩,陪小孩寫作業,解決需要臨時托育家庭的難題。「石井家」創造一種生活型態,讓長幼能快樂地相處同時也互相幫助。「石井家」另一個特色是,它們是「工作型」的日照中心,凡是想要繼續工作的長者,「石井家」會提供勞動的機會,例如到附近社區協助清潔,或是幫助鄰居做簡單的修繕工作。 不光是台灣和日本,銀髮浪潮也正席捲世界上許多的國家,除了為數量眾多的老年人口,提供相關的醫療和生活資源外,許多國家也正思考如何將「老年負擔」轉變為「長壽紅利」,在「長照議題」中找出更多創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