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重生!伴無家者邁向回家的路

文/戴秉儒 編輯/朱珆萱

咖啡廳吧台傳來器具錚鏦聲,清脆有力好像交響樂似的,沒過多久服務員遞上兩杯咖啡,伴隨著濃厚的咖啡香,瀰漫在長桌前後。桌子另一側與我年紀相仿的她留著一頭俐落的短髮,笑著向我打了聲招呼,她是社團法人芒草心慈善協會(以下簡稱芒草心)的社工廖冠樺,同時也是街遊Hidden Taipei的專案執行。 

社團法人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街遊Hidden Taipei專案執行的廖冠樺。

無家者議題相會 

「直到現在我仍不斷地反思自己為什麼會關注無家者議題。」廖冠樺表示來到芒草心工作的這段期間一直抱持著這個疑問,而嘗試定錨時發現自己似乎是從求學歷程就逐步與無家者議題相會。在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期間,有別於系上走直接服務的學習導向,她在規劃自身的學習歷程時選擇修習社會政策立法與倡議等課程,進而接觸許多國內重要的社會議題,包括社會住宅、長照2.0等,同時也以更為宏觀的視角進行議題的思辨與剖析;另一個轉捩點則是2017年暑假參加青平台與慕哲人社合辦的「慕哲政經塾」工作坊,在分組時她選擇經濟弱勢組進行見習,組內授課講師就來自現在工作崗位的芒草心協會,因而在見習期間對於貧窮文化、居住正義與無家者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貧窮一定存在,但是流落街頭這件事並不是那麼正義。」提到自己對無家者議題的關懷不斷地在這幾年慢慢積累,而芒草心是成為自身在尋求解答與進行實務工作的場域。「因此我覺得這份工作非常適合我。」廖冠樺笑著說。 

去污名化:無家是一種狀態,而非特定人口群 

芒草心慈善協會成立於2011年,最初是由社工人員組成,並與亞洲鄰近國家如日本、香港、韓國等地的第一線服務人員進行經驗交流與學習。2014年協會開始實際規劃執行「無家者自立方案」,除了成立無家者的自立支援中心與據點以外,協會也執行街遊Hidden Taipei導覽、KIGE起家工作室與真人圖書館等專案,拉起無家者的就業支援連結,協助他們脫離貧窮與無家的狀態。另一方面,協會也希望透過專案的執行,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無家者議題。具體實踐包括街遊Hidden Taipei導覽邀請無家者擔任城市導覽員,以無家者的視角帶領民眾重新認識台北街頭;流浪生活體驗營則讓民眾親身經歷無家者的生活態樣,而最終希望達成的是破除社會大眾對於無家者的污名化。 

街遊Hidden Taipei邀請無家者擔任導覽員,以自身視角引導民眾重新認識台北。

廖冠樺提到,在真正了解無家者議題之前,社會大眾時常抱持著偏見或刻板印象,將無家者與好吃懶做等負面詞彙劃上等號,但其實這對於這些無家者並不是那麼公平。流落街頭的原因有很多種,除了個人層面身心及家庭狀況的因素以外,失業無法回歸勞動力市場、不友善的租屋市場等結構性因素也是導致無家者流落街頭的主要因素之一,又因上述提到的污名化情況,導致他們更加容易被社會所排除與漠視。對此芒草心現行所執行的專案,其中一部分就是希望透過軟性的方式化解社會大眾對於無家者的偏見,讓大眾更加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去面對他們。 

芒草心協會透過專案執行旨在減少社會大眾對無家者的污名化。。

「無家是一種狀態,而非一特定人口群。」每個人都有機會落入貧窮與無家的狀態,而如何翻轉後端社會救助導向,從根本上緩解無家者在居住正義上的議題,是協會目前致力要達成的首要任務之一。 

無家者的居住正義 

近年來政府為保障弱勢居住權益而採社會住宅與租金補貼雙軌制,雖然立意良善,但是否能真正幫助到最需要的人,仍然有待商確。舉例來說,現行的社會住宅大多為家庭式的房型,並不符合單人無家者的居住需求;社會住宅政策雖然有保障弱勢者名額,但總體來說供給還是不足以因應弱勢族群的租屋需求,此外,無家者可能因為缺少福利身份而掉出上述社會住宅的大餅,也是台灣社會住宅政策需要檢視的問題之一。 

流浪生活體驗營讓民眾親身經歷無家者的生活態樣。。

芒草心針對無家者居住正義議題,目前進行的方向是提供無家者一個舒適的據點,一方面給予居住者制定與協商生活公約的空間,另一方面則是回應到自立支援網絡的初衷:提供無家者在回到自立生活前的中繼站,並輔以相關社福資源挹注,對於無家者進行培力,最終協助他們成功在外租屋,回歸自立生活。目前芒草心經營兩個據點,分別可容納12人及8人,並有專業社工陪伴,進行就業及福利資源的連結,而協會對於成功租屋自立離所的個案也予以持續追蹤並提供後續的協助。 

「睡眠、生活與居住品質是至關重要的。」廖冠樺表示目前芒草心經營的據點以提供包含客廳及廚房等舒適的空間為原則,為了讓無家者在這三個月至一年暫住據點的期間,能對「住」這件事情是有嚮往的,並且在未來能以穩定居住為目標逐步邁進。她也提到若在資金更為充裕的情況下,協會也期望可以增進據點的硬體設施的質量,目前兩個據點採上下舖形式,上層可能會干擾到下層的住戶,因此未來希望改為單一床架以減少住戶之間的摩擦。 

而在無家者回歸自立生活的環節,芒草心目前持續與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合作,由崔媽媽基金會媒合適合無家者離開據點後生活的房型,擔任房東與租客之間的橋樑,同時也提供弱勢族群相對應的租屋諮詢服務及扶助。「希望未來可以推行芒草心經營管理的友善宿舍。」廖冠樺表示目前芒草心接下來想要發展的是友善宿舍,旨在提供無家者在外租屋一些保障與居住品質,主要規劃以芒草心協會作為房客與房東之間的對口,協助房東收取租金、提供生活起居用品,或者在房客因故付不起房租時,以協會資源挹注(風險代償金),提供一個過渡性的居住空間以避免他們再次落入街頭。 

臺北市首間專為女性無家者設立的收容據點 

芒草心協會觀察到女性無家者,不論是在街頭或收容據點的困境。女性無家者流落街頭的成因多為患有精神障礙或者失去家庭支持功能,又因為性別問題在街頭可能會遇到性暴力或者攻擊的狀況,導致女性容易淪為街頭弱勢中的弱勢。 

她也提到現行收容據點大多以男性為主體,儘管收容據點是男女分房,但在公共空間上仍然沒有作區隔,且女性對個人空間的需求較高,整體來說現行制度與空間規劃對於女性無家者相對沒有那麼友善,因此在2020年芒草心與台塑企業的王長庚公益信託贊助籌辦臺北市首間專為女性無家者的收容據點「潭馨園」,目前有六個床位,皆為單一床架且單點收容密度較先前兩個據點更低,旨在提供給女性無家者舒適、安全的居住空間。 

芒草心協會籌辦北市第一間女性無家者收容據點。

而談到未來女性據點後端是否也像先前芒草心推行之過渡性友善宿舍,提供女性無家者回歸自立租屋環節另一層面的保障,對此廖社工提到因為女性據點的推行仍在起步階段,目前暫時還沒有媒合女性至外面的租屋市場,但未來也有可能規劃專為女性設計的過渡性友善宿舍,因此協會針對女性無家者的議題推動也指日可待。 

有別於上下舖,潭馨園採地板床鋪形式,避免住戶相互干擾。。

跨部門整合與未來展望 

保障無家者的居住權,需要社政部門共同參與。在訪談尾聲,談到政府與民間單位對於無家者議題的社會責任時,廖冠樺提到一方面社會住宅政策需要調整讓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族群得以納入保障,另一方面現行政策應該要更加納入社會福利的策略,導入社會福利服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無家者居住正義的議題。 

而在夥伴團體的協力上,芒草心也積極與崔媽媽基金會、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合作,除了上述提到軟性支持無家者居住資源以外,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倡議行動,希望改變目前現有或未來針對弱勢族群的居住相關政策及配套措施的研擬,期許未來芒草心協會依然能夠在無家者議題上持續深耕。 

一張含有 畫畫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 關於協會|https://www.homelesstaiwan.org 
  • 捐款支持|https://pse.is/FM8AM 
  • 參與活動|https://pse.is/NBK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