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那場地震 我的家鄉可能會完全不一樣/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報導:胡安妤/謝佳樺   編審:詹尹州

受訪者: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創會理事長 林建治先生

 巍峨的高山、潺潺的流水依傍著流魚出聽的歌聲,迴盪在山林間。座落在台中市和平區的泰雅族人正在這山明水秀之境,編織著屬於泰雅族的文化。然而,這美好卻在九二一大地震中,碎了。

眼看孕育自己成長的家園消逝,內心的悲愴不言而喻。自高中便離開家鄉奔赴台北打拚的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創會理事長林建治先生,在九二一大地震後毅然決然辭去台北的工作,返鄉與志工們齊心重建家園。

 921地震  播下返鄉種子 在部落深耕

 「要不是因為921大地震,搞不好還待在台北吧!」高中便離開部落前往台北的林建治,順理成章地在台北繼續讀大學、就業,沒有意外的話,落地生根指日可待!

 然而,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地震的爆發,導致部落成了狼狽不勘的斷垣殘壁,撼動了遠在他鄉的林建治。返鄉後,看見外地志工無私奉獻,更覺族人應組織自己的力量,幫助部落重建、發展,集合大安溪畔十三個部落的力量,成立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德瑪汶」在泰雅族語中,是「深耕」的意思,顯示出欲在這塊土地上耕耘、長住的意念,推廣、傳遞「土地是生命,深耕才發芽」理想。

「深耕」,從部落周遭老人、孩子做起。(圖片由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提供)

看見部落需求 想方設法圓完美

 起初,協會提供醫療接送的服務,協助部落的長者到外就醫、看診,長期關注部落需求的林建治回鄉服務的過程,逐漸發現家鄉的弱勢族群—學童、婦女、老人其實亟需外界的幫助,協會的業務版圖也就此拓展。

 憂慮部落學童的競爭力,遂規劃了兒少課輔陪伴;發現部落婦女的無所適從,而創造了在地的就業機會;看見部落獨居老人的困窘,便發展出老人送餐。順著人的生命軸良善照顧,讓部落裡的困頓轉為「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的理想。

部落婦女領著孩體會土地之美。(圖片由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提供)

照顧 不分族群 是普世價值

 「談照顧這件事,我覺得照顧是超越族群的!」林建治語氣中充滿活力,如炬的目光炙熱地燃燒著。回憶起協會,第一個老人送餐對象,並非部落族人也非原住民,而是一位來自四川的王老伯伯。

 王老伯伯是個孑然一身的老榮民,性格剛毅獨立的他,就算相當需要幫助,也屢屢拒絕退輔會的扶助。然而,卻在協會的夥伴們數次登門造訪話家常後,王老伯伯的鐵石之心被融化了。

 好景不常,很不幸地,王老伯伯在一場車禍中,離開人世了,舉目無親的他,身後將財產全數捐贈協會,而協會的夥伴們也特地包車出席告別式,送王老伯伯最後一程。這樣的服務歷程,讓林建治不禁感嘆:「照顧,不分族群,是普世價值啊!」

一群關心部落的朋友組成「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圖片由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提供)

走過礫石道路 行動證明一切

 出於美意為部落打拼的林建治,返鄉的路走得顛簸、走的坎坷。揮別部落數年,再次回到家鄉,才發覺自己與部落早已存在一條跨不過的鴻溝,長年的都市生活,卓越的學經歷,使他忽視了部落的規矩,得罪了不少部落耆老,自詡都市人的他,總以為那是曲高和寡的世道。

 直到被部落長輩孤立、遭族人質疑動機—美其名重建部落,實則挪用公款營私舞弊,這才驀然驚覺,無意間展露的優越意識,使他忽略了應有的部落倫理。恍然大悟的他,及時卸下高傲的鎧甲,並以行動證實自己為部落、為家鄉的赤膽忠誠,這些流言蜚語才不攻自破。

教導孩子部落文化,發揚泰雅族傳統。(圖片由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提供)

品味原鄉美好 攜手扶助弱勢

 走過都市,看盡社會人情冷暖,再度回歸部落,林建治說:「也許部落的競爭力不若主流社會文化強,經濟、資源匱乏,但部落有它溫暖的一面,這是外面世界所沒有的!」

 他興奮地鼓勵大家多多走入部落,與部落裡的族人交流,一起照顧弱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社會想必會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