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畔的明珠──九塊厝

濁水溪畔有個小小的鄉鎮名叫竹塘,它是彰化縣境內人口最少的鄉鎮。竹塘工商不發達,鄉里的人大多從事農業,由於鄰近濁水溪,所以境內大多栽植水稻。

在竹塘市區的西側,濁水溪的河堤邊有個名叫九塊厝的小小村落,這個村落看起來和一般臺灣西部的農村沒什麼兩樣,可是當我走進細細品茗這村落裡諸多日據時代留下的十來間大豪宅後,卻有了嶄新的體會。

九塊厝裡的老厝大多建於日據大正與昭和交界的時候,那時許多流行的元素比如水泥、洗石子、希臘柱、騎樓都傳到這村子裡,每個屋主都用自己的巧思把這些元素搭配傳統閩南式的建築,融合出一種獨特的風格。

據當地耆老所述,當時的九塊厝村民趁著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糖價飆升的時候,開始大量種植甘蔗,累積了許多資本,因而有較大的財力興築這些大宅。當時請來修築、彩繪房屋的匠師可都是一時之選。彩繪方面,大多數人請來的師傅都是那位在彰化地區名氣最響亮的郭新林。

郭新林的家族是個彩繪世家,他的阿公郭連成在清朝中葉來到鹿港地區,幫許多民宅和廟宇彩繪,到他的兒子郭友梅手上時,已經是整個中彰投地區彩繪的第一把交椅,現在臺中的摘星山莊、筱雲山莊、大夫第、張廖家廟都有他卓越的作品。到了郭友梅的兒子輩,也就是郭新林這輩時更是大鳴大放,當時比較有名的畫師除了郭新林還有郭啟輝、郭啟薰以及外姓弟子柯煥章,他們都在中部地區的許多宅邸、廟宇留下不朽的彩繪作品。

九塊厝現在大概還有五六間老厝看得到郭新林的作品,在臺灣,單一村落裡能有這麼多郭新林彩繪作品的,實在少之又少,依我目前所見,大概只有埔鹽鄉的大有村能比得上。可惜的是,由於這些老厝長年欠缺妥善的維護,大多數老厝的彩繪保存狀況都不是很好,甚且有些已經幾乎完全剝落或者被塗白,實在很可惜。唯一保存狀況比較良好的是老村長詹福的宅邸,而我,也在那裏停留了最久的時間。

詹福家是黑瓦搭配洗石子立面,步口留有非常精細的木雕,員光處有造形可愛的八仙,其他諸如獅斗座、鳳凰雀替、垂花花籃與鳥拱等作品也都是上乘之作,極具藝術價值。站在步口,朝著飛鳥拱與垂花的畫面,輕輕按一下快門,只覺此景真可作為明信片,那匠師的巧手幾乎讓飛鳥朝天空高翔、花籃裡的花真的盛放了。

和屋子裡住的老人家寒暄幾句後,我走進了正廳,參觀郭新林在板壁上留下的彩繪作品。過了八九十年,從前郭新林用礦物漆顏料留下的色彩依然清晰鮮豔。仔細觀察這些彩繪作品會發現郭新林無論在構圖、用色以及描繪人物與各種飛禽走獸的神情上都下足了工夫,讓每幅畫裡的人和飛禽走獸都像是活過來似的,比如有幅麻姑獻瑞,麻姑和窩在她身邊的梅花鹿都帶著淺淺的微笑,讓人感到無比的幸福,也許吧?郭新林幫人彩繪,做的不只是他的事業,更是他的志業,期望帶給這世界更多的溫暖與祝福。

除了詹福古厝之外,其他老厝也都有其精彩之處,比如有些老厝前面會加蓋有騎樓風味的軒亭遮陽,有的立面不採用洗石子或磚立面,改用傳統的三關六扇門,另外,就算是木雕,也有不一樣的主題、不一樣的風格,逛完整個九塊厝十來間日據時代的豪宅,我發現我好像逛完了一座臺灣日據時期農村建築博物館,讓我對當時農村大戶人家的宅邸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九塊厝精彩的不只是老厝,還有村裡的居民,這村子裡的人各個待人和善,很願意讓人們進去參觀,並和客人們聊些九塊厝的過去和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也許,九塊厝保存的不只是傳統建築,還有過往農村裏頭好客與純樸的民風吧?

每個人看九塊厝的面向是不同的,我想每個人走完整個村落後所得到的也會不同,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趁著假日放鬆心情,到九塊厝做慢活、深度旅遊,看看這顆濁水溪畔的明珠如何展現他過往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