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刀加入! 看到暖心報導後 學生自發性的老人送餐活動

           撰文:林葶欣/編輯:林于涵

誰能將愛傳出去?在現代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下,弱勢家庭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且近年來城鄉差距大,許多青年離鄉背井打拼。種種因素造成社會上的弱勢老人越來越多,沒浮上檯面更是不計其數,但誰又能注意到他們呢?

比起在電視上光鮮亮麗的大人物,有一群無名小英雄,默默地將他們的大愛傳遞給其他人,不管再遠的角落都能看到他們耕耘的足跡,深入去瞭解我們所不知道的社會灰暗面,像是獨居老人或是弱勢的家庭等。這些需要我們去關心家庭,經過他們一番的努力,讓這份愛逐漸在社會角落萌芽、點亮,讓相對弱勢的他們多一份的感動。

(志工正將便當分裝,且為了老人們健康皆準備環保的不鏽鋼便當盒/圖片提供:南投重建協會)

19年來風雨無阻 傳遞便當的溫暖

南投縣生活重建協會的邱慶禧先生,逃過三次的死神的召喚,還因為曾中彈領有殘障手冊,每天吃肌肉鬆弛劑度日,但他並沒有氣餒、怨天尤人。身為921受災戶,親眼目睹地震奪走多條無辜生命,體會到人生無常,讓他開始出錢捐地,19年來每天為老人送餐。不管路途多遠堅持將熱騰騰的便當送到老人手中,不僅便當的溫度溫暖了老人們的心,還貼心地記下每位老人的習慣,且除了便當外還會幫助老人的醫療,更感人的是還幫忙獨居老人們安心的走完最後一程,能想像有人竟能不求回報地幫忙無血緣關係的長輩們,打理好生活上的大小事嗎?

對我來說這是一份非常無私的大愛,而對曾經中彈、逃過921、與膀胱癌和平共處多年的慶禧來說,早已看破人生無常,已變成他的日常一部分,就算罹患膀胱癌也沒有停下這份熱誠。去年榮獲兩岸三地愛心獎的殊榮,將獎金投入送餐的款項中,努力行善十幾年來的善款也已高達4億,至今已發放50萬個便當,龐大的數字都是邱慶禧先生一天天辛苦堆積出來的。當然背後也有一群默默支持的大眾,像是菜販、志工等,各出心力,才能讓送餐的活動延續下去,讓更多的老人足以溫飽。

(2017年南投重建協會邱慶禧先生,榮獲兩岸三地愛心獎殊榮/圖片提供:南投重建協會)

被邱大哥感動 嘗試人生第一次老人送餐

也因為看了邱慶禧先生故事後,在一次學校活動中,自告奮勇參加了老人送餐的服務。很難想像學校前面是熱鬧的商圈,後面則住著獨居老人,前面的喧鬧跟後方的寧靜成了強烈的對比,也更顯心酸。這一次的活動中,我們見到了幾位老人,那天我們因為對社區不熟,所以迷路遲到,好不容易遇到了第一個阿伯,聽說平常打赤膊的他,因為我們的到來,在大熱天穿者襯衫坐在大門著急地左右觀望,可見在一餐對他來說如此的重要,收下便當後,阿伯也靦腆的和我們道聲謝謝。第二位阿嬤,雖然我們沒有親眼見到本人,但看著她堆滿大門的回收,想必也是為了養活自己努力的生活著。第三位老人是個可愛的阿嬤,請我們到屋內坐非常的好客,透過鄰居才知道阿嬤其實有家人,所以看到我們像是看到自己的孫子一樣,所以特別開心,而也讓我們更加的心酸。雖然我們只是利用中午空堂幫忙,但讓我有新的領悟跟很大的震撼,也讓我再次看到社會間的差距,一股助人的快樂也從我心中萌芽了。

(示意圖,取自kaboom)

助人與受助者的快樂  1+1大於二

那一次的活動中,我才真正體會到行善時,會有一種我們無法從別處得到的快樂,像是從老人的笑容。從他們好客的招呼聲,感受到的溫暖與感動,我才真正體會到那些無名英雄,在幫助別人中得到的那份快樂。幫助的快樂加上被幫助的快樂,想必也有1+1大於二的效用,而這一次的活動也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差距,我也看到許多需要大家的關心、照顧社會角落,雖然我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動力。

相信將愛心一點一滴的堆積,也能成為一股驚人力量,就像邱慶禧先生將一個一個便當送出,堆積出50萬個便當驚人的數量,一個家常菜的便當雖然無法跟五星級飯店相比,但我相信老人們所感受到的溫暖及感動,遠遠超過五星級的大魚大肉。我們不應該覺得我們的力量小,它或許能成為點亮大街的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