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看病更要醫人,願燃燒殆盡奉獻一生

文/唐靜芬‧朱珆萱

張健昌醫師高齡85歲,但因為信仰,他堅持在缺乏醫療資源的偏鄉行醫。他說:「當醫生才能有為人治病、救人脫困的特權,我要善用這項特權。」他相信,這是他的使命。

老人家行動不便,張健昌醫師定期親至偏鄉村落為老人家看診。

信仰是人生的轉捩點

張健昌醫生在高雄中學畢業後,同時考上了台大電機系與高雄醫學院(現為高雄醫學大學),他選擇了後者,這也是他懸壺濟世數十年的開端。大學時代的張醫師就是個熱心公益的人,他不僅負責幫全班同學抄寫教授的筆記,也主動擔任教授的助手,到鄉下收集兒童的糞便。「那個年代,百分之八十的偏鄉與原住民兒童有貧血、肚子痛等症狀,那是蛔蟲與鉤蟲在體內作祟,我們需要取兒童的糞便來化驗、研究,但糞便實在太臭了,很少人願意去執行。」可別人不願做的,他卻一手攬了下來。

許多教授欣賞張健昌的積極與熱忱,希望他能在畢業後留在校內協助各項研究工作。「我在學生時代成績很好,也很有野心,只有學士學位並不能滿足我,我還想要念博士、想要得諾貝爾獎。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想的越多,卻越覺得空虛。」直到大學五年級,參加了一場由台灣校園福音團契主辦的暑期活動,張健昌找到了空虛感的關鍵──原來他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感。

細心為小病童看診,呵護著恆春偏鄉的每個孩童。

那是他人生的轉捩點,價值觀徹底改變了。在虔誠信仰耶穌的過程中,體認到:「永生不是未來,而是現在。」於是他在1961年,也就是大學畢業、服役一年後,就主動到偏遠的屏東基督教診所為當地兒童看病;接著又將自己的醫生執照分享予一群來自芬蘭的宣教士,在恆春開立診所(即現在恆春基督教醫院前身)。「那時恆春沒有小兒科醫師,對外也沒有公路,只有顛簸的石頭路,我一週就在恆春與屏東之間往返三次,為孩童們看病。」雖然是四、五十年前的往事,張健昌醫師仍然印象深刻。

張健昌醫師為小病童看診時,常會蹲下來慢慢安撫孩子緊張的心情。

張醫師剛到偏鄉行醫時,有諸多的不適應,有一次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八個月大、發燒到41度的小娃來看病,當張醫師撩起幼兒的衣服要聽診時,發現娃兒的身體散發著臭味,忍不住破口大罵:「怎麼那麼沒禮貌?要來看醫生應該先把孩子洗乾淨啊!這麼臭,我怎麼看病?」那位媽媽嚇得哭著解釋,因為環境條件不好,孩子已兩個禮拜沒洗澡所以會有臭味,並哀求張醫師先救救孩子吧!

「在同學眼中我一直是個很有愛心的人,怎麼會對一個生病的孩子、一位焦急的母親發脾氣?我的愛心在哪裡?」當晚,張健昌醫師為此事不斷反省、輾轉難眠。

類似的案例不只一件,醫病之間的小摩擦隔三插五的發生。在「去或留」之間掙扎了三個月之後,張醫師發現,病童或家長身上的強烈異味,已經漸漸感覺不到了;每天睡醒,以往腦子裡迸出的意念是「又要去看診」的無奈,不知何時已轉換成積極正向的「趕快起身去診所,孩子們正等著我呢。」張醫師突然明白了,這些歷練是上天給他的負面祝福,讓他的心境從「敬業」,一躍而為「樂業」。

對於經濟窘困、身體孱弱的老人家,張健昌醫師總是特別給予關照、協助。

不僅看「病」,更著重「醫」人

在屏東基督教診所待了兩年,張醫師診療過不少重病與罕病案例,他開始意識到,單憑自己當下的醫療專業與愛心禱告,可能不足以因應實際所需,於是他決定去美國深造,經過一翻周折,張醫師以首位外國人的身分,申請進入美國前十大名校「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就讀,在小兒科與新生兒科等方面取得更精進的醫術。

在美國念書期間,張醫師也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考量經濟壓力,實在無法立刻回到台灣的偏鄉服務,但他仍舊一秉初衷選擇在芝加哥的貧民區看診;那是一個以黑人為多數的城鎮,在看病過程中發現,黑人的孩子資質很好、很有潛力,尤其在體育方面表現優異,但因為許多父母未能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導致國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一回家就只是看電視,並且從電視上學到了諸多的偏差行為,一直懷抱「醫者父母心」的張醫師對此頗為痛心。

於是,當他在看診時特別察言觀色,只要察覺病童有偏差行為,他就會再多花五分鐘時間,告訴孩子們:「我現在不僅是你的醫生,也是你的父親。」當下立即教育孩子正確的性教育與信仰信念。而令張醫師訝異的是,站在孩子身邊的家長們不但沒有人阻止張醫師的宣教,竟還流露出感激動容的神情,他們驚訝且驚喜,這位華人醫生怎麼跟一般醫生不同?!除了醫病,更醫人呢。

張健昌醫師常利用非看診時間,帶著同仁與醫療設備至偏鄉進行醫巡。

在美國行醫期間,張醫師並沒有忘記遠在台灣尾端的恆春,他會特別把一年28天的休假集中起來,特別飛回恆春為孩子們看診,這樣的國際往返長達10年不曾中斷。1999年,張醫師的大兒子大學畢業五年後,也因為對信仰的虔誠,想放棄當時薪資優渥的工作,準備去唸神學院,奉獻一生當位傳教士。這件事對張健昌醫師而言,是極大的感動與啟發,孩子為了理想可以拋掉工作,我為什麼不能因為更需要我的偏鄉孩子回到恆春呢?於是,張醫師毅然辭去美國的醫療工作,回到那個曾經讓他臭到大發雷霆、又熱愛到情牽思念的南台灣,在恆春基督教醫院看病、醫人。

張健昌醫師不僅在醫院看診,也主動巡迴偏鄉為民眾醫病。

醫病之間的小本子,救援行動的開始

張健昌醫師的櫃子裡,有無數的小本子,上面記錄了患者病情以外的棘手問題,以及連絡電話。「我看診,不只是以『病情』為重點,而是察覺『病人』遇到了什麼困境。只要發現病人需要幫助,我就會將狀況與聯絡電話記在小本子裡,等下了班打電話或帶著我的團隊,包括社工、教師以及護理師親自前往探訪,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張醫師的上班時間用心看病,公餘時間盡心幫助病患,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休閒生活。

在張醫師舊舊的小本子裡,紀錄了一段十餘年前的往事。60多歲的林先生帶著一個月大的小孫子來看病,經過診療,很快便恢復了健康,但是林先生卻沒有半點喜悅,而是滿臉愁容;在張醫師的追問下才瞭解,這名新生兒是林先生女兒的第三個孩子,因為女兒吸毒,已經把前兩個孩子各以40萬元的代價賣給別人了,林先生擔心懷中的孫兒不久之後又被送走,心裡憂戚不已。張醫師原本想將這起個案交由醫院的社工處理,但進而想想:「病患家屬之所以願意把最不堪的事告訴醫生,那是一份特別信任的醫病關係。」所以,這不只是社工人員的事,更是他的事;當晚,張醫師便撥了電話給林先生,並且展開了一段「救嬰」行動,透過多方努力,終於順利把這名小孫子的監護權由母親項下轉到林先生名下。現在這位幸運的「嬰兒」已是將近20歲、健康開朗的年輕人了。

還曾有一位陸籍女子嫁到恆春,帶著五個月大、一直吐奶的嬰兒來看病,經張健昌醫師診斷、開藥後,過了兩天又因同樣狀況前來就診,雖然張醫師也覺得病情並不單純,但因為症狀只有吐奶一項,僅憑偏鄉醫院的設備實在很難確實找出病因;下班後,張醫師仍然牽掛著這位小小患者的病情,晚上10點鐘忍不住打電話關心一下。這通電話來的正是時候,因為小嬰兒出現了更嚴重的症狀,張醫師立即協助將其轉診到市區的屏東基督教醫院。經過詳細檢查,確診是「腸套症」。一般而言,這種病症會發生在一歲以上的幼童,在五個月的嬰兒身上出現症狀,是極為罕見的。幸好有張健昌醫師的主動關懷,才能及時救了小寶寶的性命,現在這位寶寶也十七、八歲了呢!

張醫師巡病房時,特別用心關照著每個住院患者的身心狀況。

願當一支燃盡的蠟燭,也不要浪費最後一小塊

張健昌醫師的義行善舉獲得了「台灣義行獎」的入圍肯定,他強調,不是想要彰顯自己做了多少事,而是希望能拋磚引玉,建立一個榜樣,高齡如他都可以繼續奉獻,年輕的後進們更可以邁開步伐,走向需要關懷與協助的各個角落。

眼前的張健昌醫師,視力好,不需要戴眼鏡;身體好,聲如洪鐘,實在無法讓人從他的臉上與行動上,找出85歲高齡的蛛絲馬跡。問起他是否有計畫退休後的生活呢?早晚忙碌,卻看不到倦容的張醫師笑答:「感謝上天賜給我健康,讓我有更多體力去幫助病患,我會一直在這裡守護孩子們的健康,我把自己視為一根蠟燭,寧可油盡燈枯、燃燒到最後,也不要浪費最後一小塊。」字字肺腑,著實令聞者熱淚盈眶。

張健昌醫師曾榮獲第十三屆醫療奉獻獎,實至名歸。

恆春,終年氣候和煦、陽光燦爛,而張健昌醫師這樣的義行者,更是讓台灣這塊土地充滿了暖陽花開、四季如春的溫暖。

張健昌醫師行醫數十年不改初衷,堅持為弱勢及偏鄉民眾盡最大努力。
張健昌醫師經常與居家護理師前往個案家中探訪,視病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