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共好的開端 「帶偏鄉孩子走向世界」

文/唐靜芬 編輯/朱珆萱

「現在我帶領國際生與台灣學生到偏鄉中小學辦英語夏令營,是把世界帶進台灣的角落;未來我一定要帶鄉下與山上的孩子走向世界!」這是台灣科技大學副教授王瑩的雄心壯志,這十年來,她正一步一腳印的實踐著。

美國大學生的天真,成就了「共好」的開端

由王瑩副教授帶領的「璞樂佳協會」,已連續十年在北、中、南、東共計8所一般偏遠中小學辦理英語夏令營,她強調:「我們與學校的關係是『Partner  Schools』,或許大家會翻譯成夥伴學校,但我認為『共好學校』才是最貼切的說法,因為連同我在內的所有志工教師都受益匪淺。」而這份「共好」的情緣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夏令營課餘時間,淡江大學志工教師(右二)帶領外籍教師前往淡水天后宮。

2009年莫拉克颱風襲台,對高雄小林村造成了極嚴重的傷害,世界各國皆以大篇幅報導了「八八風災」的情況。當時正在美國紐約州的一所大學任教,她是校內唯一的華人教師,也成了師生們探詢災況的唯一「關係人」。在授課的「國際教育」課堂上,全班17位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向她提問:「教授,你怎麼沒有回去救災?」、「請告訴我們,妳的家鄉現況如何?」、「教授,我們可以為妳的家鄉做些什麼?」看著學生們認真的神情,王瑩有些心虛了,畢竟在美國已待了十多年,出生在台北的她對於高雄的一切實在不熟悉啊!

王瑩反問學生:「我該怎麼做,你們才會感到滿意呢?」17位學生熱烈討論了一番,提出了建議:災區小朋友在遭遇重大創傷後,定會感覺孤單、害怕,唯有「閱讀」可以幫助孩子們度過心靈上的難關。

接受了學生們的建議後,決定排除所有事務,在暑假回台一趟。這群天真又熱情的大學生也在課後立即發起了全校「募集童書」的活動,很快地就募集了三大皮箱的英文童書,最令她訝與感動的是:這些書大約有九成都是新的!是許多學生自掏腰包購買的。

高雄小林國小的校舍在風災後幾乎已經不存在了,學生只能暫時安置在甲仙國小校區內的組合屋上課。回到台灣後,在弟弟的陪同與協助下,將英文童書送到小林國小當時的校長王振書的手上,王瑩期待看到的是:學生們接下精美童書,開心閱讀的笑容;沒想到卻是看見王校長不知所措的苦笑。

助人也要用對方法校長為王瑩上了寶貴的一課

「您來之前,怎麼不先問問我們實際上需要什麼呢?這些書全是英文,誰來教導孩子們閱讀這些書?我們現在連校舍都沒有,這麼多的書要放在哪裡呢?」王振書校長的直言不諱,讓她不知如何回應,「哇!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一腔熱血卻給學校帶來困擾,這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原來要幫助人必須要先了解實際需求,才能真正做到雪中送炭啊!」坦言當下有受挫的感覺,但「這件幫助小林國小的任務既然已經做了,我就要做到底、做到好。」她與王振書校長持續交換意見,商議後決定,回到美國要把「外籍教師」引進小林國小,教導孩子們學習英文。

王瑩在課堂上將這項決議轉述給全班學生,這群活潑的大學生立刻給予熱切回應,並商議著該如何履行「王教授對王校長的承諾」。他們大膽採用了當時才剛新興起的「視訊教學」,每週擇定一個晚上,與小林國小的學童們進行網路互動。由於王瑩授課的時間是每週二及週四,於是「視訊教學日」就訂在每週三;週二可以充分利用上課時間討論教材、教法,週四檢討教學成效,並研議改進的策略。至於教學時間,則是善用美國當地與台灣的12小時時差,小林國小學生在中午12:00~13:00集中至電腦教室上課,美國的大學生們在半夜12點授課。回憶起那段期間,大學生們夜間冒著寒冷與風雪出門、幾乎整夜未眠、無私奉獻的認真態度,還是感動不已。

夏令營開始前,有為期一週的集訓,王瑩正為志工教師講授上課技巧。

英語夏令營是教學、是陪伴、更是成長

歷經了半年的視訊教學,王瑩與她的學生們都深深體認到一件事:要做個符合實際需要的好人,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即使絞盡腦汁改進教材與教法,但因為網路視訊,少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此教學成效始終有限。於是這群天真熱情的大學生在學期結束前又集體討論,激發了「實際到小林國小辦理英語夏令營」的構想;礙於經費有限,17位學生集體出資,推選出4人到台灣來擔任「志工教師」。

僅僅一週的英語夏令營,志工教師與小林國小的學生建立了濃厚的情誼。臨別前,小學生們不停地追問:你們下次還會來嗎?明年還會見到你們嗎?期待之情溢於言表。他們留下了彼此的Email,也訂下了來年之約。

雖然回台之行的成果是豐碩的,但是志工大學生卻覺得有些缺憾:只教英文好像單調了一些,應該再增添其他的元素,豐富課程內容;在台灣的一週,只待在校園裡,哪兒也沒去玩,就像是入寶山空手而回。於是決定調整作法,未來辦理夏令營,除了語言課程—英文之外,其他時間則是以英文教導美術、勞作、科學、音樂、表演藝術等有趣的課程;此外,當時南投縣爽文國中的王政忠主任看了媒體報導王瑩在小林國小辦理夏令營的訊息,便主動聯繫,願意在台灣負責徵求有意願的大學生加入夏令營團隊。如此一來,不僅可讓遠道而來的國外大學生結識年齡相仿的朋友,同時也可讓台灣學生盡地主之誼,在課餘時間帶領美國學生認識台灣的美麗風景與多元文化。這樣的改變,深獲大、小學生的歡迎,透過媒體的報導及朋友的引薦,參與的大學生及Partner schools越來越多,「璞樂佳協會」也因而誕生。

英語夏令營的國中小學生們稱呼志工大學生為「小老師」,王瑩理所當然地成為「大老師」。大老師說:「營隊開辦期間,我們所有志工教師除了睡覺之外,其他時間都處於教學狀態。因為偏鄉沒有補習班、也沒有遊樂場,甚至連超商都沒有,孩子們放學後無處可去,所以往往都是回家吃了點心或晚飯,連澡都沒有洗,就又跑回學校找『小老師』們打球、桌遊或聊天,他們非常珍惜短短一或二週的相處時間,這群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外語的學習,更是心靈的陪伴。」

對於年輕、尚未踏入社會的志工教師而言,英語夏令營也是學習與成長的契機。他們不僅要學習經營一個團隊,同時也因為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挑戰」,而不斷的激發潛力、自我突破。王瑩說:記得有一次在山區學校辦理營隊,原住民部落的小學生個個體力過人、爆發力十足,12位台灣大學生與8位外籍生完全控制不了這群坐不住、滿場飛舞的孩子,甚至還被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吐槽」:不會打獵、不會爬山、不會游泳、什麼都不會。這群來自都會區的大學生第一次見識到「大山大水」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竟然會具有這麼多令人想像不到的本領。為了「收服」這些完全不受控的小學生,志工教師在孩子們放學後立刻召開緊急會議,直到半夜才研議出對策—決定要先與孩子們建立情誼,之後再進行各項排定的課程。

「鄉下生活極為單純,但濃濃的人情味最令人難忘。」她表示,許多家長會邀請志工教師到家裡作客,喝杯茶、聊聊天或者偶爾一起烤肉,都會令大學生們開心不已。其中印象最深、也最感溫馨的是:一位山上的阿嬤每年必定親手摘下青芒果醃漬成「情人果」,等待志工教師們的到來。在沒有便利商店、也沒有冷氣房的山區學校,能嚐到撒上碎冰的情人果,簡直是人間最美味的食物啊!

另外,對外籍大學生而言,台灣的志工教師就像是他們的「保母」,不僅幫忙翻譯外語給學生、家長及社區鄰里了解,同時也會在吃飯時教外籍生使用筷子,並且告訴他們千萬不能將筷子插在飯上,那是犯忌諱的事;在營隊教學期間,各國文化的交流也在無形之中傳遞著。

夏令營活動中,王瑩與學童們專注的神情。

父親的身教,讓王瑩從小體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為了持續推動偏鄉學校的外語教學,王瑩連續多年都在台灣與美國之間來回飛奔;直到2017年,因為父親身體出現一點狀況,她毅然決然放棄了這20年來在美國的一切,返回台灣,應聘至台灣科技大學擔任副教授。談起這段情緣,王瑩特別感謝小學同學陳伯煜的引薦以及台科大廖慶榮校長的大力支持。

廖校長對社會公益有高度的熱忱,他認為技職校院的學生學有專精,更應對社會、尤其是弱勢族群肩負一份使命與責任感,且不論專長領域是什麼,終究都不能與人群、社會脫節,尤其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更要先了解社會的脈動,才能做出最有意義的貢獻。廖校長還經常告訴學生,不要只是待在實驗室裡鑽研,應善用兩個月的暑假時間,從事對他人有利、對自己有益的志工服務。就在廖校長的支持與陳伯煜的協助下,「璞樂佳協會」因而誕生。

王瑩說,在志工服務這條路上,她遇到許多困難,而一直支撐她堅定信念、克服困境的,便是父親從小給她的身教典範。父親王秉哲是台北市立陽明教養院的創院院長,在兒時記憶裡,舉凡春節除夕、端午、中秋等團圓的節日,父親從未在家裡度過,而是在陽明教養院與院生一起過節。因為父親認為,比起衣食無缺、生活無虞的王瑩姊弟,教養院裡的中重度及多重障礙院生,更需要溫情的陪伴與呵護。「有時候,我們會去教養院看爸爸,爸爸會牽著我的手,告訴我,這位你要叫姐姐,那一個躺在床上的小弟弟,你要把他當作自己的親弟弟看待,這裡的每個人都是你的兄弟姊妹。」父親的話雖然已過了數十年,但王瑩從不曾忘懷,她認為自己會選擇從事教職,並且把偏鄉教育視為己任,應該是受了父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身教影響。

在東澳國小辦理為期兩週的英語夏令營,最後一天成果發表會師生們合影。

希望得到更多助力,要帶偏鄉學生走向世界

目前「璞樂佳協會」的運作,人力尚稱充裕,但物資與經費卻捉襟見軸,不論是營隊所需的教材、教具,抑或是志工教師的交通、食宿及行前一週的密集訓練等等,都需要龐大的費用,亟待外界的贊助。不過這半年來,有一家「亞立詩」鑽石公司,負責人游俊文先生秉持著經營「幸福產業」的信念,每個月持續小額捐款,令她非常感恩。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來關心偏鄉學生的教育問題,不要讓這群有潛在競爭力的孩子們輸在人生的起跑點上。

在王瑩的心裡,為偏鄉弱勢孩子辦理夏令營隊,是一份「Dream job」,同時她也有個宏大的願望,那就是帶領偏鄉孩子們實際到國外擴展視野與胸襟。王瑩說,參加英語夏令營的外籍志工教師,並不限於美國,有來自非洲、印度、巴拉圭及越南,他們的出現往往讓偏鄉孩子「睜大了眼睛」,「原來黑人的捲髮摸起來是這樣的感覺啊!」、「他們的皮膚顏色跟我們不一樣耶!」、「越南的人不是只有來台灣打工,還可以來教我們英文喔!」、「我長大也想要唸科技大學」種種的驚嘆幾乎是每次營隊的開場白。她堅定地說,現在我將世界的縮影帶到偏鄉來,希望有朝一日,在社會各界的共襄盛舉之下,能帶領這些偏鄉弱勢的孩子們,實際走進其他國家,不僅讓他們認識世界,也要引導他們學會關心世界的各個角落。

期待Dream job築夢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