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關懷才是根本 攜手避免長照悲歌

文/邱羿慈 編輯/朱珆萱

為了尋求更多工作機會,中南部地區人口外移,青壯年選擇北漂找工作,留下年長雙親在家鄉,守著老屋以及思念的心情,盼望著北漂遊子返家。部分長者是失能或失智患者,迫切需要長期照護,假設子女經濟寬裕,可申請看護照顧,若子女工作繁忙且經濟弱勢的家庭就只能放任長者獨居、無人照顧。

責任讓愛變沉重

新北市一名男子不堪長期照顧老父,為老父注射過量胰島素,隔日,再以濕毛巾掩住老父口鼻,確認老父過世後向警局自首,且坦言此舉動對彼此是種解脫。台北市一名老婦不堪長期照顧病夫,持榔頭槌死病夫後,心中自責,暴瘦到只剩30公斤。另外,桃園某男子,長期照顧失智且無法生活自理的母親,留下2塊蛋糕、一瓶豆漿、一瓶奶茶後離開,六日後發現母親陳屍屋內,此類長照悲歌數不勝數。

俗語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孝順的兒女也會因為長時間的照顧,累積眾多壓力,而變得不孝。身為兒女,扶養父母是天經地義,若家中長輩生病,短期內的照顧很多人都做得到,但若日以繼夜地照顧病患,再因為病患不定期的需要做檢查,在工作上常需要請假,時間久了,在影響工作與精神壓力的累積下,只能辭掉工作,在家照顧生病已久的父母,種種壓力累積到最後,最終引爆令人髮指的人倫悲劇。

長照問題恐成兒女負擔,家人間相互扶持才是根本之道。

養兒防老不該是長照的應映措施,為避免照顧分工淪為手足爭吵議題應提前做好退休規畫及照顧分工,有效地減輕彼此壓力。父母在兒女年幼時無私奉獻,年紀大了、需要有人照顧時,子女以各種理由推託,以踢皮球方式,造成父母心理壓力,也讓父母親心寒難過,然而,心軟者不忍心父母無人照顧,一肩扛下重擔,為不破壞手足情感,經濟壓力往心裏吞,為日後埋下隱憂的種子。若提前討論長照問題,便可以輕鬆愉快的心情談論,避免日後惡言相向,那什麼時候是適當時機呢?建議家庭聚會一同觀看連續劇時,遇到類似議題,可以提出討論,基於評論劇情的觀點,較能輕鬆說出心中真實想法,另外,探病或是參加告別式後,以第三者角度做出評論,與父母討論出心中理想的晚年規劃。

人口結構改變,加劇長照需求

台灣由「高齡化社會」轉為「高齡社會」,1993年時,65歲以上的人口僅佔總人口數的7.10%,2018年上升到14.05%,可說是倍數成長,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在8年後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100人中就有20位老年人,隨著老年人口成長,社會對長期照護的需求則不減反增。

人口結構改變,老年人口攀升加劇,台灣對於長照的需求,除了老年人口外,重病或交通意外而長年臥病在床的身心障礙患者,加上原先就需要被照顧的身心障礙者對長期照護的需求就很高,根據衛福部統計,推估2026年將會有超過100萬的失能患者需要照顧。

提前為將來做好準備。

長照再升級,啟動社區防護罩

長照2.0多了社區整體照顧、小規模多機能、失智照顧、照顧者服務據點、社區預防照顧、原民社區整合、預防/延緩失能、延伸出院準備等九項服務,更加強社區的功能。政府嘗試推動社區三級整合服務,於各鄉里設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複合型服務中心(B)」、「巷弄長照站(C)」,提供完善且便民的整合服務。

「社區整體照顧」核心價值來自於敦親睦鄰,透過村里間相互幫助,由社區內熱心的民眾籌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年長者關懷訪視、電話問安服務,讓關懷更及時。

針對長照2.0的補助並非人人皆有,欲申請長照2.0的服務,可以撥打1966服務專線或直接向各縣市照管中心提出申請,之後會有專業人員到府評估,再依照評估結果分等,並依等級給予適當的補助金。

近年來,隨著高鐵通車,縮短了城鄉間的距離,拉近人與人的關係,交通不再是回家的阻礙,一日生活圈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有時間別忘了回家看看好久不見的父母,平時也不妨打通電話噓寒問暖,比起熱心志工的關懷,子女的慰問更能溫暖長輩的心,情緒會影響健康,讓父母保持愉快的心情,就可以避免生病,自然免於長照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