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復仇記──棄置於此的都將回歸

文/薛丁格的熊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統計,每年人們製造至少3億噸的垃圾,其中約有800萬噸流入海洋;按照這個速率,西元2050年以後,海洋中的垃圾將會比生物還多。

如果全球的尺度太廣,讓你難以產生實感,那麼拉近一點單就臺灣來討論,據臺灣海洋保育署202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年臺灣自海洋中打撈起的廢棄物共計41公噸,41公噸是什麼概念?41公噸是一座焚化爐需要365天全年無休地運轉才能處理的垃圾量。

環保署淨灘資料顯示,每年每季清出的垃圾中有9成是塑膠廢棄物。(圖片來源pexels)

每一天我們丟棄的垃圾大多數最後都流浪去了海裡,身在陸地的人們或許不曾想過,那些讓大海慷慨吞下的廢棄物終究會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而當海洋的容納能力到達極限的那一天,人們有辦法嚥下這個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後果嗎?

垃圾比魚多:臺灣的海洋裡都有什麼?

四面環海的台灣擁有幅員廣闊的美麗海域,有的星砂燦爛、有的藻礁遍布,但在亮麗風景的背後鮮有人關心的是,臺灣海洋的垃圾量也驚人的多。其中沉積最多海洋廢棄物的海域坐落澎湖,受洋流影響,西太平洋的海漂垃圾往往匯集於此,雖然只要垃圾有被浪潮帶上沙灘就會有人發起淨灘活動撿拾移除,但冬季的東北季風一吹,海面又會再次堆滿源源不絕的海漂垃圾。

臺灣海灘、海面及海底的廢棄物面相大不同,根據廢棄物的質量密度的不同決定它們最後將淹留何處;保麗龍、醫療口罩、塑膠袋、吸管、含塑膠材質的纖維、飲料封膜類型的膜狀塑膠…等小型的海洋廢棄物,因為質量密度小,容易漂浮海面或隨浪拍打而堆積沙灘上;而質量密度較大的廢棄物,如鐵製品、玻璃瓶、漁業棄置的漁網、漁具等,則容易往海底沉沒。

有關海洋廢棄物的清理,清運手段與陸地上截然不同,被海浪吐回沙灘上的廢棄物勉強能靠「撿垃圾」的方式處理,但海面上、水下與海底的垃圾就只能仰賴特殊的方式清除,不僅需要一點運氣克服各種氣候與地形因素造成的艱困,還得支付高昂的清運費用與每趟出海的油費,因此在海洋廢棄物的處理上,不管是政府部門亦或民間組織,往往都心有餘而力不足。

臺灣人每天平均產出2.1公斤的垃圾,每年用掉近180億個塑膠袋。(圖片來源│pexels)

不幸的是,海洋生物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人類的清運作業。相較80年代,臺灣的海洋已經失去了很多物種,有將近三分之二過去常見的魚類與珊瑚現如今稀少到接近瀕危,即便人們積極在各海域設立了許多保護區,但根據海洋保育署2021年的成效評估統計,現有25處海洋保護區與熱點的成效,皆未達成目標。

人們每一次貪圖快速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時,或許不曾想過自己的選擇可能正緩緩扼殺海洋,奪走海洋生物的未來。

塑殺墳場:鼻孔插著吸管的海龜如今安好嗎?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國際間的旅行暫緩,全球各地都有環境因此恢復生機的報導,臺灣本島亦然,但在政策放寬後國內旅遊漸漸熱門,小琉球、澎湖、金馬等地強打浮潛行程,廣告上的水下世界漂亮勝似仙境,但事實上臺灣的海裡滿滿的、滿滿的都是撿不完的垃圾,尤其是無法分解的各種塑膠,在人類驚覺前就已悄悄奪走許多海洋生物的生命。

應該多數人都看過那樣一段影片,內容是一位海洋生物學家小心翼翼地從一隻海龜的鼻子夾出一根長達15公分的吸管,過程中儘管海洋生物學家已盡可能放慢動作,但仍然讓那隻海龜發出疼痛掙扎的哀鳴,整段影片都讓人怵目驚心。自那之後許多人開始意識到海洋廢棄物的問題,一時之間市面上多了許多玻璃吸管、環保材質餐具等商品,讓人們有更多選擇以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從源頭減量避免更多海洋生物遭受同樣的傷害。

每一隻受傷的海龜,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控訴。(樸圖片來源│擷取自youtube)

然而事實上,這種的努力微乎其微。雖然人們已經開始減少使用塑膠吸管,但海洋之中依然有許多生物持續因人類丟棄的垃圾受害:橡皮筋陷進肉裡的河豚、醫療口罩纏裹蟹螯無法動彈的螃蟹、被塑膠袋與垃圾覆蓋的珊瑚礁、受困廢棄漁網的海豚……,就連大家極力想要拯救的海龜,雖然鼻孔不再插著吸管,但隨海流漂盪的塑膠袋卻成為牠們新的死神,因為海龜沒有味覺也並不挑嘴,飄動的塑膠袋酷似水母很容易吸引海龜誤食,吞進胃裡一但排不出去就會堵塞消化系統,導致海龜因為飢餓與嚴重的感染衰弱甚至死亡。

人們在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時,不會想到這些用過即丟的垃圾最後會去往何方、或是造成什麼影響,更不會想到它們大部分都會流浪入海,成為生態系統的災難。

海洋生物所面臨的浩劫人類難辭其咎,而那些人類帶給海洋的災難,亦正悄悄地透過其他形式回到人類身上。

無所不在:今晚,你想來點微塑膠嗎?

不管是隨洋流還是來自臺灣本島,那些飄盪海上的塑膠廢棄物,在經年累月遭受陽光照射與海浪拍打後會漸漸分崩解離成破片,再分解成直徑5毫米以下的微塑膠或直徑不超過0.001毫米的奈米塑膠,這些型態各異的塑膠,有的隨浪潮拍打上岸滯留沙灘、有的向下沉澱躺進深深的海溝,更多的則進入生態系統。 海洋生物不消說,大至鯨魚小至蝦米通通都可能因誤食、濾食、補食等方式將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吃下肚,而這些體內充滿微塑膠的海洋生物被捕撈上岸後又被人們端上餐桌,微塑膠就這樣透過各種「吃」一路暢行無阻闖進人類的生命之中。

海龜視力不佳,容易誤認塑膠袋為水母而誤食。(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或許有些人會說,那我不吃海鮮應該就不會吃到微塑膠了吧?很令人遺憾的,答案是並不。除了海產,人類經常攝取的食物與調料也全都含有微塑膠,比方說,以臺灣的飲食習慣而言每日必不可少的鹽巴,這種取自海洋的調味品全球21個產地有9成驗出含有塑膠,其中當然也包含臺灣產出的鹽巴。就算不吃海鮮,還有各種你想的到的、想不到的、原料來自海洋的食品都可能含有微塑膠,讓你防不勝防、不知不覺就吃下肚,開關迎敵將這些無法分解的小東西送進身體。

關於微塑膠,另一個讓人驚訝的事實是,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公布的報告顯示,每週人們至少吃進等同一張信用卡的塑膠量,約莫5公克左右,而且並非僅限特定區域,是全球的人類皆是如此。雖然目前尚無完整的研究報告證實微塑膠進入人體後的影響,但已知攝入微塑膠的魚類更容易長出動脈瘤,而微塑膠即便在碎成更細小的奈米塑膠後也依舊保有親油的特性,容易成為塑化劑、重金屬、戴奧辛等有毒與致癌物質的載體,長期攝入積累在人體會導致什麼疾病醫學界尚未有定論,然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已是既定的事實。

源頭減塑,刻不容緩

不論海洋與陸地,生態被破壞殆盡後最終將吞下苦果的都是人類自己。地球生態的開始和結束與人類無涉,人類種族的生與滅對地球而言也毫無意義,從宏觀角度而言,海洋保育乃至對地球生態的保護,背後的意義並不在於對自然環境的拯救──需要被拯救的,其實是我們、是人類。

很多人認為,海洋是很遙遠的事情,生態系的毀滅與破壞似乎並不影響陸地上的人類,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物種與環境都是息息相關的。且不提近幾年備受關注的大潭藻礁,畢竟死去大片的珊瑚礁雖然聽起來壯觀而令人難過,但似乎並不影響人類的吃喝拉撒,那麼將目光放回日常:人們每日晚餐桌上的那一盤盤蝦蟹與干貝暗藏多少微塑膠?湯鍋裡蛤蜊殼泛出的銅綠色澤來自哪些重金屬的汙染? 即便人類是陸生生物,但我們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總有意想不到之處與海洋相涉,所有在海洋裡發生的,都不可能與人類無關亦不可能對人類毫無影響,尤其是我們曾經棄置的,那些人類認為海洋足夠寬廣一次一次傾倒的垃圾、廢油、汙水、屍體、化學廢料,終有一天會回到它們來自的地方──你丟掉什麼,有一天就會吃掉什麼。

海洋廢棄物清理不易,治本需靠源頭減量。(圖片來源pexels)

台灣於海洋保育的關注與相關措施對比國際才剛上路,現況掌握、法律規範與應對措施都還相當不足,單靠現行法規也很難為臺灣的海洋提供完整保護。雖然已進入海洋的廢棄物尚無徹底根除之法,畢竟漂流的廢棄物們肉眼可見可以打撈,但它們長期受風吹日曬而釋出的有毒物質早已融入海水難以挽回,但作為個人,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並且落實垃圾分類與回收。

不然,等到連人體器官都能驗出微塑膠、而那些汙染催生出的疾病也都離開大海爬上岸找到人類時,一切就都來不及了。